大家好,小君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蟬古詩怎么讀,蟬古詩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103010是一首詠物詩,充滿了象征和寄托。句子寫的是蟬的形態(tài)、習(xí)性、聲音,也暗示了詩人高潔的性格和情趣,吟物的深層含義是吟人。這首詩的關(guān)鍵是抓住蟬的一些具體特征,并找到藝術(shù)上的契合點(diǎn)。
2、103010是唐代于世南寫的。全是詩:垂下飲清露,疏桐聲。蟬離蟬遠(yuǎn)是因?yàn)橄s在高樹上,不靠秋風(fēng)。
3、意思是:蟬像帽子一樣垂下觸角,吮吸著清甜的露珠,持續(xù)的鳴叫聲來自梧桐樹稀疏的枝頭。蟬的聲音能傳得遠(yuǎn)是因?yàn)樗母叨?,而不是因?yàn)榍镲L(fēng)的力量。
4、這首詩其實(shí)包含了詩人余士南的自我隱喻。作為唐貞觀年間懸掛在靈巖閣的二十四名臣之一,他以博學(xué)、高潔的耿介聞名于世。他與唐太宗暢談帝王的得失,能言善道,為貞觀之治做出了獨(dú)特的貢獻(xiàn)。為此,唐太宗稱他為“五絕”(德、信、博、辭、善書),并稱贊說:“群臣皆如于世南,世人何以不理!”。他不是從一只巨大的鷹虎而是從一只卑微的蟬的處境中來的,這表明他是謹(jǐn)慎和有自知之明的。
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