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免费看国产欧美精品_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_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綜合教育>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矣是什么意思(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大家好,小君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矣是什么意思,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把別人當(dāng)做自己的鏡子,你就能知道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唐太宗名言,“博采眾長,方能知得失”。這句話出自《舊唐書魏征傳》,是唐太宗對(duì)魏徵的褒獎(jiǎng)。以直言不諱的建議而聞名的魏徵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

2、來源:《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故能梳妝;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看人如鏡,可以看出得失。這三面鏡子我一直留著,以防路過。今天魏徵死了,一面鏡子也死了!”

3、“以銅為鏡,可以衣冠楚楚;以古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看出得失?!?354[唐]吳京《貞觀政要任賢》

4、唐太宗李世民喜歡聽取各種建議,他深諳“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諫臣鄭偉數(shù)十次直赴陳奇,勸太宗自省,居安思危,以禮待人,擇善而行。

5、魏徵(580-643年2月11日),字宣丞。漢族,隋唐巨鹿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諫大夫,左光祿大夫,名鄭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德之一。

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qǐng)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