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高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2022年高考預測作文,2022高考作文題目:拉近與真相的距離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2022高考作文題目材料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2、“人類其實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時代,在信息不發(fā)達的時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比缃?,在未經(jīng)篩選的無法判斷真?zhèn)蔚男畔⒑榱髦?,我們是離真相更近了,還是更遠了呢?
二、2022高考作文題目:拉近與真相的距離
3、能被思考的東西必定是虛構的東西?!岵?/p>
4、法國作家加繆在《鼠疫》一文中說:“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的問題……方式只能是誠實?!闭\然,真相本身并不造成恐慌,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
5、在這個前所未有的全民發(fā)聲時代,每件事都有可能出現(xiàn)無數(shù)個“真相”。有人說,“一個新聞事件出來,不反轉(zhuǎn)三次都不能表態(tài)。”2018年有個在泳池打孩子的視頻頗受關注,輿論一邊倒地譴責打孩子一方時,當事人安醫(yī)生受不了壓力選擇自殺。此時才有人關注起事件整個過程,孩子被打是因為做了不當行為,打孩子視頻只是整個事件一部分,然而大眾卻片面猜想原因,致使原本無辜的人成了眾矢之的的謾罵對象。面對隨時切換的熱點,如果不注意事件敘述的全面性和客觀性,就發(fā)表偏激觀點造成信息誤傳,那么拿起這把殺人不見血的刀的人,有可能就是身邊的你和我。所以,在對待“真相”時,我們再也不能簡單地選擇接受或相信。
6、細思現(xiàn)在眾多社會熱點,在事實真相浮出水面之前,發(fā)現(xiàn)大眾輿論的情緒已占據(jù)了道德制高點。我們往往更容易接受與我們現(xiàn)有思維模式相符的“真相”,而抗拒那些與我們內(nèi)心觀點相沖突的“真相”。羅一笑事件中,輿論主流從同情到譴責,李文亮去世后,從散布謠言到致敬英雄,無疑都是給遲到的真相一記口向亮的耳光。美國新聞評論家李普曼說:“人們總是按照既有的成見解釋世界并采取行動。”也就是說,我們在對待一件事時,往往是用自己所持有的價值觀、知識、思維去“分析”這件事情。與其說我們是在解讀新聞事件背后的“真相”,倒不如說我們是在尋求大眾情緒上的共鳴。而某些既得利益者正是利用大眾的偏見思想隱藏或歪曲事情“真相”,引導事情向著他們認為有利的方向發(fā)展。故而,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面對熱點新聞“真相”時,是不是應該多點理智、少些起哄,多點等待、少些激憤,讓“新聞飛一會兒”,不要輕意妄下定論以至掀起“網(wǎng)絡暴力”的狂歡。
7、其實,很多事情的真相我們往往很難得知,即便得知真相我們也無力改變什么。作為年輕吾輩,應在情緒占上風時能夠不忘理性面對,在觀點形成時能夠不忘對真相探索,做一個理性討論的傳播者,而不是一個情緒無處安放的發(fā)泄者。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