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免费看国产欧美精品_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_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教育要聞>

大學(xué)原文和翻譯帶拼音(《大學(xué)》原文和翻譯賞析)

大家好,小高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大學(xué)原文和翻譯帶拼音,《大學(xué)》原文和翻譯賞析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大學(xué)》全文及譯文

1.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白話解:大學(xué)的道理,在于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變。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白話解:能夠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后才能安于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后才能處事精當(dāng)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白話解: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開始和終了,能夠明白本末、終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學(xué)所講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4.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白話解: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治國),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齊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養(yǎng)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養(yǎng)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誠意);要想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必先明理─窮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確的觀念(格物)?!裾撸赫洳徽?/p>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白話解:經(jīng)過一番窮理盡性的功夫,物欲革除之后(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無不清楚明白(知至);明理之后,起心動念皆是真誠無妄(意誠);起心動念真誠無妄,自然存心端正無私無偏(心正);身心端正無私,自然會好好地修養(yǎng)德行(身修);能夠修養(yǎng)德行身體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齊);家庭經(jīng)營得井井有條之后,才能夠治理好國家(國治);國家的治理能夠上軌道之后,才能進一步使天下太平(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白話解: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為做人處事的根本,如果不修身,連根本的修身都搞亂了,卻想要治國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齊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談治國平天下,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

7.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拱自捊猓荷虦谒孪从玫你~盤上,刻上銘詞,用以自我警惕。銘詞說:「如果能夠把今天所習(xí)染的污垢洗凈而自新,就應(yīng)該天天振作,求自新求進步,更要繼續(xù)不斷滌除污染,一天比一天進步?!?/p>

8.詩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谷缜腥绱枵?,道學(xué)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白話解:詩經(jīng)上說:「有個文采斐然的君子,他治學(xué)修德的功夫就如同切骨、磋角、琢玉、磨石一般反復(fù)為之,希望精益求精?!埂喝缜腥绱琛皇侵杆芯繉W(xué)問的功夫;『如琢如磨』是指他存養(yǎng)省察,磨練德行的功夫。

9.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白話解:經(jīng)文所謂:「誠其意」,是說不要欺騙自己。※(不被人欺是聰明,不欺人是存心忠厚,不自欺誠實地面對自己,才是大丈夫。)

10.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白話解:一個人內(nèi)心真誠,一定會表現(xiàn)在外。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一定更為小心謹(jǐn)慎,不敢隨便。※(所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1.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yán)乎!」白話解:曾子說:「一個人獨處時,就像有十雙眼睛在注視著你,十雙手在指著你,這是多么嚴(yán)峻可畏?。 埂硬黄郯凳?。

1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白話解:有錢人,總是會用財富來裝飾他的屋子,有德行的人,則是用道德來充實自身,因為內(nèi)心寬大平和,自然身體舒泰了。

13.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白話解:所謂:「修身的目的在端正自己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憤怒的時候,心就不端正;有恐懼的時候,心就不端正;有貪圖愛戀的時候,心就不端正;有憂愁的時候,心也不得端正?!ㄏ才窅蹛簯?,七情六欲,皆使人心受到種種影響。)

14.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白話解:如果心不專注,受到情緒支配的影響,就會變成:眼睛看著東西,卻像沒有看到一樣,耳朵聽著聲音,卻像沒有聽到一樣,口里吃著東西卻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15.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拱自捊猓核自捳f:「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兒子的壞處,不知道自己家的稻苗已經(jīng)長得很茁壯?!埂ㄐ挠兴?,則不得其正,見不到事實真相。)

16.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yuǎn)矣。話解:存心真誠地做,雖不能做到與目標(biāo)完全相合,也相差不遠(yuǎn)了。17.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白話解:有德行的領(lǐng)導(dǎo)人(君子),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別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沒有惡行,然后再禁止別人作惡?!ㄗ釉唬骸讣荷碚?,不令而從,己身不正,雖令不從?!梗?/p>

18.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君子有絜矩之道。白話解:凡是我所厭惡上司對待我的態(tài)度,就不可以拿那一種態(tài)度去對待我的部屬;同樣的道理,凡是我厭惡部屬對待我的行為,我也不能以那一種行為來事奉上司;我所厭惡在我前面的人,對我所做的事情,我也不可以做那些事情,去對待在我后面的人;我厭惡在我后面的人對我所做的事,我就不可以做那些事去對待在我前面的人;我厭惡在我右邊的人所做的惡事,我就不可以把同樣的惡行加在左邊的人身上;我厭惡在我左邊的人所做的惡行,我就不可以把同樣的惡行加在右邊的人身上。這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坏男袨椋褪撬^: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19.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yuǎn),過也。白話解:看見賢能的人不能推薦,推薦舉用之后又不肯親近,這是怠慢輕忽的行為;看見壞人不能拒絕、黜退,黜退之后又不能疏遠(yuǎn)他,這是錯誤的行為。

20.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zāi)必逮夫身。白話解:喜好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好的,這叫做違反人性,災(zāi)禍必然降臨到你的身上。

21.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白話解:因此治理國事的君子,必須有修己治人的法則:那就是忠誠信實才能得民心,驕傲、奢侈、放逸隨便,必將失去民心。富國裕民也有一定的法則:從事生產(chǎn)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chǎn)的速度快,用的慢;那么國家的財富就能經(jīng)常保持充裕了。

22.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白話解:有仁德的人,運用財物幫助他人,自然得到眾人的擁戴,不仁的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財富,終必招來亡身之禍。

23.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白話解:一個國家不應(yīng)該以財貨為利益,應(yīng)該以仁義為利益。

二、大學(xué)作品鑒賞

《大學(xué)》著重闡述了提高個人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guān)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綱領(lǐng)“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題。

《大學(xué)》提出的人生觀與儒家思想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觀的進一步擴展。這種人生觀要求注重個人修養(yǎng),懷抱積極的奮斗目標(biāo),這一修養(yǎng)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觀為主要內(nèi)涵的。三綱八目又有階級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義對君主的政治要求和倫理標(biāo)準(zhǔn);“格物”、“致知”等八條目是在修養(yǎng)問題上要求與三綱領(lǐng)中的政治理念和倫理思想相結(jié)合。

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