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高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郭守敬主持修訂了哪一部歷法,郭守敬主持修訂了什么書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郭守敬生平簡介
1、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中國公元十三世紀天文學家,創(chuàng)制和改進了簡儀、圭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在中國各地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四海測量”,天文歷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1981年,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huán)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huán)形山”,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為紀念郭守敬誕辰750周年,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
二、《授時歷》的主要內(nèi)容
2、《授時歷》是一部歷法書。郭守敬經(jīng)過精密推算,在《授時歷》當中明確指出每月為29.530593日,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它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為歷元,打破了古代制歷的習慣,是我國歷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明初頒行的《大統(tǒng)歷》基本上就是《授時歷》,如把這兩版歷法看成一版,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歷法,達三百六十四年?!妒跁r歷》為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間,許衡、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在東西六千余里,南北長一萬一千余里的廣闊地帶,建立了二十七所測驗站點,進行實測完成(即四海測驗)。
三、《授時歷》的歷史意義
3、《授時歷》采用的天文數(shù)據(jù)是相當精確的。如郭守敬等重新測定的黃赤交角為古度23.9030度,約折合今度23.3334度,與理論推算值的誤差僅為1分36秒。法國著名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在論述黃赤交角逐漸變小的理論時,曾引用郭守敬的測定值,并給予其高度評價。
4、《授時歷》中的推算還使用了郭守敬創(chuàng)立的新數(shù)學方法。如“招差法”是利用累次積差求太陽、月亮運行速度的。又如“割圓法”是用來計算積度的,類似球面三角方法求弧長的算法。
5、《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先進的歷法,代表了元代天文學的高度發(fā)展。自頒行后,沿用400多年,是我國流行最長的一部歷法,編制完成不久即傳播到日本、朝鮮,并被采用。《授時歷》作為我國歷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先進的、精確的歷法,在世界天文學史上也占有突出的位置。
四、郭守敬人物評價
6、郭守敬是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科學成果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卓越的,郭守敬從事科學研究所體現(xiàn)出來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更是反射著人類智慧的光芒。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