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高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全詩的意思,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全詩意思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端午
1、唐代:文秀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2、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注釋端午:端午節(jié),農歷五月初五日。自:自從。
4、屈原(前340—前278):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戰(zhàn)國時代楚國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貴妃鄭袖、令尹子蘭、大夫靳尚等詆毀排擠,被貶黜流放。楚敗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羅江。相傳端午節(jié)習俗就是源自對屈原的紀念。
5、楚江:楚國境內的江河,此處指汨羅江。
6、直臣:正直之臣,此處指屈原。
二、簡析
7、端午即農歷五月初五日,為民間“一年三節(jié)”之一。相傳此日為我國第一位偉大詩人屈原投江自盡日,后人傷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劃船撈救,遂相沿而成端午節(jié)日食粽和龍舟競渡的風俗。作者這首絕句更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盡管后人百般歌頌、祭祀,像屈原沉江這樣的悲劇畢竟發(fā)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簡單地洗刷干凈的。這首詩言近意遠,言簡意深,很有力量。
8、唐代詩僧文秀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