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高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竹林七賢是指哪七個(gè)人,有什么口訣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竹林七賢記憶順口溜
1、口訣記憶法:王戎上山(山濤)秀(向秀)了一把箭術(shù),射死兩只雞(嵇康、阮籍)手拎(劉伶)一只嘴銜(阮咸)一只。
2、竹林七賢是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當(dāng)時(shí)的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后與地名竹林合稱。
二、竹林七賢指哪些人
3、嵇康(公元224—263年),安徽宿縣人,是魏晉時(shí)期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音樂家,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他崇尚老莊,講求養(yǎng)生服食之道,主張回歸自然,厭惡煩瑣的禮教,其代表作有《與山巨源絕交書》《難自然好學(xué)論》等。在感情上,他親近曹魏皇室,因?yàn)樗⒘宋鹤S王曹林的女兒。但嵇康不愿意參與司馬氏和曹氏之間的明爭暗斗,也自認(rèn)為沒有能力而為之,所以他只能開始了自我放逐,把目光投向了山陽縣。后因拒絕入朝為官被當(dāng)權(quán)者所不喜,于公元263年,年僅40歲被司馬昭殺害,史稱廣陵絕響。
4、阮籍(公元210年—263年),尉氏縣人,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官職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他主張把“自然”與封建等級(jí)制度相結(jié)合。他常常蔑視禮教,以白眼(斜眼看人)看待他說人為的俗人,以青眼(正眼看人)看待志趣相投的朋友,被人稱之為“青白眼”。
5、山濤(公元205—283年),河內(nèi)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字巨源,西晉時(shí)期名士,是竹林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直到四十歲才做了官,當(dāng)了郡主簿。眼看仕途有所起色了,卻憂慮朝堂之中的暗潮,于是棄官43歲來到了竹林。嵇康所書《與山巨源絕交書》,就是寫給他的,這也讓后人對(duì)他有諸多非議。二十年后,他顧念舊情,薦舉嵇康的兒子嵇紹為官,可見他來從來沒有忘卻過舊友之情,之前種種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6、向秀(約公元227年—272年),河內(nèi)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字子期,魏晉間文學(xué)家,著有一書、一論、一賦,皆是難得的佳品,后人無可比肩。后在山濤的引薦下,與嵇康、阮籍相識(shí)。
7、劉伶(約公元221年—300年),沛國(今安徽宿縣)人,字伯倫。曹魏末期曾做建威參軍,晉初期,他主張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反對(duì)黑暗統(tǒng)治,被統(tǒng)治者所不喜,后遭罷黜。為了躲避迫害,劉伶嗜酒放浪,肆意妄為,著有《酒德頌》一篇。《晉書》里記載:他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焙笫佬翖壖灿小白砗蠛畏了辣懵瘛保宕亩卣\也曾經(jīng)這樣悼念曹雪芹:“牛鬼遺文悲李賀,鹿車荷插葬劉伶”。
8、王戎(公元234—305),瑯琊臨沂(今山東)人,字濬沖,竹林七賢之一。年少成名,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等職,與阮籍、嵇康等人常在竹林之游,他是七賢中年齡最小、最庸俗的一位,被其他幾位戲稱為“小俗物”。
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