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是幼兒教師的基本技能,也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需要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會觀察,才能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孩子的個體差異,探尋孩子行為背后的緣由。
專業(yè)的觀察記錄,讓你學會正確觀察并了解孩子,一起去看看吧!
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2020年9月27日上午10:10—10:45
觀察地點:益智游戲區(qū)
觀察對象:洋洋 班級:中三班 年齡:5歲 性別:男
觀察實錄:
益智區(qū)有5名幼兒游戲:2名男孩選擇工具箱,1名女孩選擇模具,1名男孩選擇旋轉(zhuǎn)小珠,1名男孩選擇水果豐收夾夾樂。
重點觀察選擇夾夾樂玩具的男孩洋洋:他用兩根筷子將樹上成熟的“水果”夾到中間的籃筐里,跟水果同色的小圓球在面板上滾來滾去,他用右手夾了幾次都沒有夾住,就用左手幫忙,抓住小球上方的筷子,合力將小球輕輕放入中間框中,非常興奮地說:“我的梨子夾進去了”,他又連續(xù)用兩只手夾了好幾個“水果”放入框中。
教師介入:“你試試看,能不能用一只手將水果夾到筐中?”洋洋聽了,立刻放開左手,用右手夾“水果”,夾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教師提醒:“將兩根筷子立正,長短一樣高再去試試”,他試了一下,果然成功了,又夾了5次,成功了3次,失敗了2次。每次失敗后就將兩根筷子放在桌上豎著敲擊一下,再去夾,成功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全部成功后,他高興地玩起了“水果沙拉”的游戲。
分析評價:
1. 從健康領域分析:(二)動作發(fā)展 目標3:手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diào)。會用筷子吃飯。游戲中,雖然不是用筷子吃飯,但是用筷子夾小圓球,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他從開始用兩只手合作用筷子夾圓球,到后期用一只手順利夾到小圓球,手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獲得了較好的發(fā)展。
2.從科學領域分析:(一)科學探究 目標1:喜歡探究。喜歡接觸新事物,動手動腦探索材料,并樂在其中。幼兒玩的是新投放的益智材料,拿到后非常高興地開始動手操作,雖然多次夾球都沒能成功,但他依然不氣餒,樂此不疲地想各種辦法夾住小圓球,玩得很開心。
3.從社會領域分析:(一)人際交往 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顒訒r能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當教師介入游戲時,雖然操作要求對他而言有一定的難度,但他依然非常高興地接受教師的建議,即使操作了多次都失敗,也沒有不滿和怨言,是個很友好、很有耐心的小男孩。
支持策略:
1. 創(chuàng)設場景,提供相同類型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多次不同場景的操作中,用不同材質(zhì)的筷子夾不同形狀、大小的物體,由簡到難,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幼兒小手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2.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操作,可以采用比賽的方式開展游戲,在學習夾物體的同時加入數(shù)學元素,會一邊夾一邊數(shù),能數(shù)清楚自己夾到的數(shù)量、大小和顏色,并記錄下來,與同伴進行比較。
3.鼓勵幼兒大膽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過程分享給全班幼兒,在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幼兒探索研究的自信心,能在新的班級里找到自我,較快適應新同伴和新老師,促使幼兒在各項活動中都能繼續(xù)保持樂于探索、樂觀、永不氣餒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