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我是教育新聞網(wǎng)的客服熊熊,今天為大家說一下這個語文自學的方法和過程,自主學習語文的方法相關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自學的方法和過程,自主學習語文的方法的方法步驟:
1、在傳統(tǒng)教育體制下,由于語文脫離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學生最不喜歡的就是語文。因此,自主學習語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2、《黃河的主人》這篇散文用催人奮進的筆墨描繪了黃河的危難和擺渡人的從容,凈化了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擺渡人對黃河的勇氣、智慧和深情,我設計了三個填空題貫穿整個課堂。
3、(1)填空1:這是()的黃河!
4、首先,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黃河滾滾波濤,濁浪排空。后來我讓同學們在《黃河大合唱》的音樂中激情地進入課文,體驗那令人恐懼的黃河。
5、老師:(用音樂播放黃河視頻)同學們,這就是黃河!看著這驚心動魄的畫面,你一定有話要說吧?【讓我看看空白處:“這是()的黃河!”]
6、健康:這是濁浪排干的黃河!
7、健康:這是滾滾黃河!
8、健康:這是可怕的黃河!
9、(2)填第二個: ()這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10、然后,根據(jù)文字內容,我做了一個過渡:“是啊,這樣的黃河怎么能不嚇到作者呢?”黃河上的小羊皮筏子感動了作者,也感動了我們的心。請打開你的書,閱讀第2到5節(jié)?!比缓?,我提出了一個閱讀要求:“在這部分內容中,有哪些單詞和短語打動了你?請邊讀邊畫這些單詞?!苯涣髦?,同學們通過“小”“全”“浮在水面上”“漂近水面”“只有十到十二只羊大小”等關鍵詞發(fā)現(xiàn)了羊皮筏子的特點。
11、老師:看來這個小羊皮筏子真的很觸動作者的心?!咀屛铱纯纯瞻滋帲?()這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你可以用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12、健康:真不敢相信!這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13、健康:??!哦,我的上帝!這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14、老師:誰能通過語言描述給我們看羊皮筏子?
15、健康:無論風浪多大,勇往直前!這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16、健康:洶涌的洪流中涌動著什么!這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17、健康:它那么小,那么輕,像波浪一樣可以把它吞掉!這是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18、(3)填空3: () ——他是黃河的主人!
19、老師: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黃河上漂流,就是因為——。
20、健康:他全神貫注于撐桿跳.瀏覽窗外的風景。(一起閱讀第6節(jié))
21、老師: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洶涌的黃河上沖浪,就是因為——。
22、健康:他全神貫注于撐桿跳.瀏覽窗外的風景。(第二遍閱讀第6節(jié))
23、老師:乘客能說能笑的原因是因為——。
24、健康:他全神貫注于撐桿跳.瀏覽窗外的風景。(第三遍閱讀第6節(jié))
25、老師:擺渡人只是勇敢聰明,冷靜機警嗎?
26、健康:也有經(jīng)驗和技巧。
27、老師:有沒有一個詞能體現(xiàn)出來?
28、健康:如果你反復平整地面。
29、老師:這個時候,我們心里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誰會說呢?【給我看看空白處:()——他是黃河的主人!]
30、健康:勇敢機智,冷靜機敏——他是黃河的主人!
31、健康:他戰(zhàn)勝了黃河,走在滾滾黃河上?!屈S河的主人!
32、健康:他是黃河的主人,全心全意撐竿,小心翼翼看水,大膽破浪!
33、這三個空格體現(xiàn)了三個意思。一是畫面的先進性。這三個填空題給同學們提供了這樣一幅畫面:在濁浪排干的黃河上,如此小巧輕便的羊皮筏子,不僅洶涌向前,還載著五名乘客和一名艄公。鏡頭越來越近,擺渡人的影像越來越清晰。二是感知的深化。這三個空白不僅讓學生內化了書中的語言和人物,還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表達內心情感的平臺,讓學生感知的過程成為一個用心、深度參與的過程,一個包容人心的過程,一個情感與理智交融的過程,一個表達個人情感與思想的過程。第三是情感的表達。這三個填空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而且有利于深入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引導學生變得有情感、有情感、有移情、有抒情。
34、人不是因為有自然的生命,而是因為有特定的主體人格。因此,自主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必須落實在塑造學生的人格上。語文自主學習歸根結底是幫助學生塑造最完美的人格和最有價值的人生。
35、(1)片段1
36、老師:昨天,我們問了一些關于《螳螂捕蟬》故事的問題。你記得問題是什么嗎?
37、建康:吳王為什么不聽大臣們的建議,而是聽一個少年的建議?
38、老師:看來青少年的建議發(fā)人深省。它改變了王武的決定,觸動了學生的心!
39、健康:為什么青少年一大早就抓螳螂?
40、老師:你注意到了青少年勸說的機會。
41、健康:青少年為什么選擇去皇宮花園勸說吳王?
42、老師:你注意到青少年勸說的地方了。
43、健康:吳王突然意識到少年所說的話。他意識到了什么?
44、老師:“吳”字似乎也是改變決定的關鍵。
45、老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走進故事。
46、第一集讓學生回憶之前提出的一些問題,然后老師抓住影響全文的“說服”和“啟蒙”兩個關鍵詞,引導學生進入故事,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感受人物的生活,觸動人物的靈魂。
47、(2)第2部分
48、老師:部長說服和青少年說服有什么特點?
49、健康:大臣的“勸說”讓吳王顏面盡失。因此,王武非常
50、生:清晨是一天最讓人放松的時間,所以少年選擇這個時間“勸”吳王。
51、生:清晨王宮花園的花草樹木上有露水,為后面少年講螳螂捕蟬的故事作了鋪墊。
52、生:王宮花園的環(huán)境比較輕松,不像朝廷那么嚴肅。
53、師:你將勸說的兩個地點作了比較,這也是少年選擇王宮花園的重要原因。
54、生:因為這個少年是侍奉吳王的,所以對吳王的行蹤比較了解,因此他選擇了王宮花園。
55、(引導學生朗讀“清晨,我拿著彈弓在王宮花園里轉來轉去,露水沾濕了我的鞋子和衣服,我也毫不在意”。)
56、師:同學們,這一切都是少年的安排,一件事情的成功,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還要選擇適合的地點,這就是智慧。
57、在片斷二中,教師抓住“勸”字,讓學生在自主表達的氛圍中,興趣盎然地品讀、討論、體會,既能真切地感受到少年的智慧,又可巧妙地深化文本的內涵。另外,通過“勸”的一唱三嘆,并與隱藏于文字背后的諸多信息溝通起來,使學生獲得更多自悟、自得、自會的能力,最終孕育學生創(chuàng)造的能力、點燃其智慧的火花。
58、
58、
59、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育的要求不僅是掌握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透過語言文字領會廣闊的文化內涵。而自主學習語文就是透過語言文字,在心靈的層次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領略和理解廣闊的文化內涵。在這一過程中,特別強調學生的自悟、自得、自會的能力,而教師所做的工作只是為學生修枝剪葉。
60、:在教學《月光啟蒙》一課時,我抓住文中“母親用歌謠把故鄉(xiāng)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句話,讓學生披文入情,深入體會母親的“啟蒙”。在讀完歌謠后,我出示了填空:“ 母親用歌謠把( ),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睂W生們此時已深有感觸,無須再作啟發(fā),那優(yōu)美凝練的語句已是脫口而出。
61、師:母親用歌謠僅僅把對故鄉(xiāng)的愛給了我嗎?[出示填空:母親用歌謠把( ),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誰想說一說嗎?
62、生:母親用歌謠把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63、生:母親用歌謠把對兒子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64、生:母親用歌謠把勤勞的美德,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65、生:母親用歌謠把濃郁的詩情,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66、生:母親用歌謠把故鄉(xiāng)的純樸鄉(xiāng)情,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67、生:母親用歌謠把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的鑰匙,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68、生:母親用歌謠把飛向詩歌王國的想象翅膀,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69、……
70、師:母親吟唱的純樸的歌謠,像月光般灑進我的心田,滋潤著我幼小的心靈,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71、只有情動,才能辭發(fā),想象才會展翅,并真正使學生融入教材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體會文章的思想。所以,讓學生自己感悟是自主學習語文應體現(xiàn)的本質特征,也是真正落實人文精神的關鍵。
72、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應在自主學習語文中,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當好創(chuàng)新教育的點撥者,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
73、例如,在教學《天鵝的故事》一課時,我讓學生親歷老天鵝破冰的過程,于是學生感同身受。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旁白式的點撥,對學生的心靈和智慧進行挑戰(zhàn):“難道你就沒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跡”、“難道你真是鋼鐵之軀,就不怕那鉆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何苦要忍受這般苦痛?”通過這樣的層層推進,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審美主體(教師、學生)與客體(老天鵝)間的心靈激情地碰撞了。隨后,我播放俄羅斯音樂,和學生們一起體驗異域風情,不僅有感動涌入心田,更有另一種深刻的“對話”即將開始。
74、因為自主學習語文是在自主合作的教育氣氛中,使學生不斷地發(fā)揮其學習語文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xiàn)其自主性發(fā)展的語文教育實踐活動,所以我們努力使語文課堂變?yōu)閷υ挼恼n堂、實踐的課堂、探究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并對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品質進行探索,從而給低中高三個年段分別從好奇(學習興趣)、樂學(學習情趣)、自主(學習態(tài)度)、自律(學習意志)、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合群(樂于交往)六個方面制定了指標,以便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而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
今天文章就到此結束了,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