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和絕句的區(qū)別是:律詩是每首有八句的格律詩,絕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詩。
律詩和絕句的概念1、律詩是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一種體裁,屬于近體詩范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律詩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guī)定。其常見的類型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孤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各家對其解釋并不一致,有人以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樂傳唱。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見。
例: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律詩和絕句的區(qū)別1、起源不同。律詩起源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初年,因其格律嚴密而得名;絕句起源于漢朝及魏晉南北朝歌謠。
2、句數字數不同。絕句一般四句,五言絕句是二十個字,七言絕句是二十八個字;而律詩一般為八句,五言律詩一共四十個字,七言律詩一共是五十六個字。如果僅六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八句,則稱排律或長律。
3、押韻不同。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絕句只需二、四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來源:高三網
能發(fā)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如何區(qū)分律詩和絕句 二者有什么區(qū)別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