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轉一個周期是一個恒星日,時間為23時56分4秒,自轉可引起晝夜交替、各地地方時的不同以及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現象。公轉周期是一個恒星年,也就是365日6時9分10秒,公轉會引起季節(jié)的變化。
首先地球表面的點都在環(huán)繞著一根通過地心的軸(自轉軸,也叫地軸)做圓周運動,這種圓周運動稱為地球自轉。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因為同地球一起圍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故被稱為“公”轉。
共同點是兩者的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不同之處在于:自轉的中心是地軸,產生了晝夜的交替而不是晝夜,還有就是地方時,意思也就是在每個地方看到的太陽日出時間都不一樣。
公轉的中心是太陽,由此產生了一年四季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尤其以我們北半球為例就可以明顯感覺到夏天白天明顯長于冬天。
簡單來說,地球自轉一圈是23小時56分4秒,公轉一圈是365天6小時9分9秒。 正因為地球自轉才有了白天黑夜,正因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年才有了四季。
造成地球公轉自轉的原因概括來講,全部的星球都在自轉和公轉,其能量來源于宇宙大爆炸。地球之因此自轉和公轉,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定論,科學只能研究出自傳和公轉的軌跡,卻不可以結實為何會這樣,因此許多科學家都覺得這是來自于上帝的第一推動力。
還有一種說法,即:太陽系的幾乎全部天體包括小行星都自轉,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則的規(guī)律自轉,全部或者說絕大多數天體的公轉也都是右手定則。原始太陽星云中的質點比較初處在混飩狀,橫沖直闖,逐漸把無序狀態(tài)變成有序狀態(tài),進展的過程中,勢能變成動能,比較終整個轉起來了。開始轉時,轉的方向各不相同,直到在某一個方向占上風之后,都變成了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便是現在發(fā)覺的右手定則。地球自轉的能量來源便是由物質勢能比較后變成動能所致,比較終是地球一方面公轉,一方面自轉。
來源:高三網
能發(fā)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區(qū)別 二者的區(qū)別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