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中國人寫法,就漢語拼音啦。如果是英美寫法,要名在前,姓后,或姓在前,加一逗號,然后寫名。即Youshan Wang或Wang,Youshan。
舉個例子:比如“李曉明”這個名字,有兩種寫法:
1)Li Xiaoming ( 這種一般寫給中國人或會中文的人看,因為中國人習(xí)慣姓在前,名在后,你這樣寫的話,讀出來時他也才容易明白)
2)Xiaoming Li (這個比較正式,國際上的正式場合用這種比較好,而且這個多是寫給外國人看的,因為英語國家的外國人習(xí)慣姓在前,名在后)
人名翻譯的規(guī)則1、中國名字翻譯成為英文時,按照漢語拼音來書寫,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寫,其中名字的拼音要寫在一塊。
2、已有固定英文的中國科學(xué)家、華裔外籍科學(xué)家以及知名人士,應(yīng)使用其固定的英文名字。如:李政道譯成“T D Lee”。
3、科技圖書中的外國人名,按照譯名手冊翻譯成中文,并在第一個中文譯文后面加上該名字的英文名字。
4、同一文章中浮現(xiàn)同姓的人時,中譯名前加各自名字的腳點以區(qū)分。
5、譯名手冊查不到的外文姓氏,可以結(jié)合譯名手冊按照音譯的原則處理。
6、不少國外知名科學(xué)家和知名人士已有習(xí)用的中譯名或漢名,則遵循其譯名不可音譯處理。如:Henry Norman Bethune翻譯為“白求恩”。
7、我國出版物固定已久的外國名字不能亂譯,如Elizabeth 翻譯成為“伊麗莎白”。
8、英文書中浮現(xiàn)的俄國人民(這里很可能是打字打錯了,似乎是“名”-Angel注),譯成中文后,可以在后面加小括號用英文注上其俄文名。
9、日本人姓名的漢字要改為中文簡化字。碰到日本自造的漢字而中文又沒有對應(yīng)的漢字時候,則應(yīng)沿用日文漢字。
10、學(xué)術(shù)專著中的外國人名可以保留原名,而不譯成中文。在某些情況下,俄國人的姓名可以用拉丁文來拼寫。日本人的姓名也可以用羅馬文拼寫
11、人名譯名盡量采納音譯原則,慎用意譯原則。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bǔ)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中文名字寫成英文的格式怎么寫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