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軍的主力部隊構成是原解放軍東北邊防軍。東北邊防軍分駐鳳城、遼陽、丹東、通化、本溪等地,其任務是保衛(wèi)我國東北邊防,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1950年10月8日,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愿軍。
志愿軍主要部隊有哪些1950年10月8日,中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請求決定出兵朝鮮,并將東北邊防軍改名為中國人民志愿軍。
在這場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根據(jù)中央軍委輪番作戰(zhàn)方針,先后有27個軍另1個師入朝參戰(zhàn)。從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參戰(zhàn)部隊有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66軍、第50軍、第20軍、第27軍、第26軍共計9個軍30個師(其中第20軍、第27軍、第26軍首番參戰(zhàn)轄4個師);
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參戰(zhàn)部隊有第64軍、第63軍、第65軍、第60軍、第12軍、第15軍和第20軍、第26軍、第27軍、第39軍、第40軍共計11個軍33個師;1951年6月中旬以后,屬于第三番參戰(zhàn)部隊有第67軍、第68軍、第47軍和第12軍、第15軍、第60軍、第20軍、第26軍、第27軍、第63軍、第64軍、第65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50軍共計17個軍51個師,另有第36軍、第37軍兩個軍擔任在朝鮮南市、泰州、院里三個機場擔任搶修、維護警戒任務。
1952年9月,第23軍、第24軍、第46軍入朝,輪換第20軍、第27軍、第42軍回國;同年11月,第33師入朝,擔任東海岸元山地區(qū)的防備任務;為加強1953年春季反登陸作戰(zhàn)力量,第16軍、第1軍、第54軍、第21軍先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入朝。朝鮮停戰(zhàn)前后,大部分部隊先后凱旋回國。
第1軍、第16軍、第21軍、第23軍、第54軍暫駐朝鮮執(zhí)行維護停戰(zhàn)協(xié)定實施任務,并參加朝鮮經(jīng)濟恢復和建設,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個軍勝利完成任務后,分三批全部撤離朝鮮回國。
志愿軍哪里出的兵最多從總兵力規(guī)模上而言,絕大部分作戰(zhàn)軍在兵力上有所減少,而42軍則有所增多。
其中38軍的兵力從之前的49015人減少到了44521人,大約減少了4500人;39軍的兵力從之前的57907人減少到52946人,大約減少了5000人;40軍的兵力從之前的50916人減少到了48357人,大約減少了2600人;42軍的兵力從之前的47857人增加到了53219人,增加了約5500人。
所以,42軍是志愿軍首批出國部隊(包含后面提到的50軍、66軍)中兵力最為雄厚的,其次是39軍、40軍。由于這三個軍的兵力相對較多,因此在延續(xù)參加了四次戰(zhàn)役后,39軍、40軍依舊參加了第五次戰(zhàn)役進攻作戰(zhàn),而42軍亦參加了第五次戰(zhàn)役后期的阻擊作戰(zhàn)。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志愿軍主要是哪些部隊 出兵多的有哪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