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我是教育新聞網(wǎng)的客服熊熊,今天為大家說一下這個小學(xué)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相關(guān)的問題。
小學(xué)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的方法步驟:
1、問題解決步驟
2、1.通讀文章,理解主要內(nèi)容,并試圖弄清楚中心思想。
3、2.仔細閱讀所有問題,理解問題的含義,明確問題的要求。
4、3.逐一回答,隨身攜帶問題,仔細閱讀相關(guān)內(nèi)容,仔細思考,整理答案。
5、4.檢查答案是否相關(guān),內(nèi)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流暢,標(biāo)點符號是否正確。
6、主要解題方法。
7、1.問題類型:段落意思和主要內(nèi)容的總結(jié)。
8、1.敘述:回答清楚(何時何地)誰在做什么。
9、格式:(時間地點)人員。
10、2.說明文字: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特點是什么。
11、格式:說明(簡介)說明對象說明內(nèi)容(特點)。
12、3.議論文:回答清楚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13、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論證)論點?
14、第二,選擇或總結(jié)文章的中心(基于中心的問答很多)。
15、比如,談?wù)勀愕氖斋@;告訴我們什么原因;你的靈感是什么?
16、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17、寫人主要是贊美英雄的一些優(yōu)秀品質(zhì);
18、寫場景主要是贊美場景的美和可愛;
19、寫東西有點復(fù)雜。簡單地寫東西意味著表達你對事物的熱愛。
20、用事物描述人,用事物解釋事的文章,在這樣的文章結(jié)尾,仔細揣摩,看看它的議論文詞。如果說有寫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用事物來描述人;如果有道理,那么一定是借物比喻。
21、第三,理解句子的意思。
22、所謂意義,就是文章中包含的意義,不能一下子就看出來。我們應(yīng)該試著仔細弄清楚,采用一找二寫的方法。句子有兩層意思:光明和黑暗。明是指文末的那些議論文,你可以接過來稍微整理一下來回答。黑暗有點難。在了解全文的基礎(chǔ)上,一定要提取文章中一些重要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的關(guān)鍵詞,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23、第四,句子在課文中的作用。
24、1、第一:開篇點;從下面;
25、2.正文:承上啟下;總結(jié)以上;導(dǎo)致以下情況
26、3.文末:指出中心;深化主題;最后一個話題;初始參考
27、第五,修辭手法的使用和作用。
28、1.隱喻和擬人:生動的形象;回答格式:生動描述對象的特征。
29、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卮鸶袷剑簭娬{(diào)對象的特點。
30、3.提問: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和思考;回答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征的關(guān)注和思考。
31、4.提問:強調(diào)和加強語氣等。
32、六、上下聯(lián)系解釋詞義。
33、1.顧名思義,使用擴展關(guān)鍵字的含義,然后將它們連接成一個句子。
34、2.查找同義詞的方法應(yīng)該能夠替換文本,并且仍然流暢。
35、3.這個詞所描述的對象的具體描述。
36、七、選擇正確的發(fā)音。
37、一般都有復(fù)音詞,所以要根據(jù)自己的積累和文章中的詞進行適當(dāng)?shù)倪x擇。
38、八、選擇合適的詞語。
39、1.仔細閱讀單詞所在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試著弄清楚作者的寫作目的。
40、2.仔細區(qū)分兩個單詞的區(qū)別,根據(jù)1做出選擇。
41、九、標(biāo)點符號的作用。
42、1、——的作用。
43、(一)說明;話題的變化;表示話語中斷;時間或聲音的延續(xù)。
44、2.的作用.
45、(一)引文遺漏;省略列舉;斷斷續(xù)續(xù)地說。
46、3.“”的功能。
47、直接引語特殊意義強調(diào)意義特定稱謂。
48、十、給文章增加適當(dāng)?shù)脑掝}。
49、1、根據(jù)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簡短的修飾語。(比較保險)
50、2.根據(jù)文章中心,用中心詞作為題目。
51、XI。文章的寫作順序。
52、1.時間順序。
53、2.地點的順序改變了。
54、3.發(fā)展的順序。
55、4、按照先總分、后總分、先分后總的順序。
56、十二、填寫適當(dāng)?shù)南嚓P(guān)
57、
58、2、遞進
59、
60、……不僅……而且……
61、
62、……不但……還……
63、
64、……連……也……
65、
66、3、選擇
67、
68、……不是……就是……
69、
70、……或是……或是……
71、
72、……寧可……也不……
73、
74、4、轉(zhuǎn)折
75、
76、盡管……可是……
77、
78、雖然……但是……
79、
80、……卻……
81、
82、……然而……
83、
84、5、假設(shè)
85、
86、如果……就……
87、
88、假使……便……
89、
90、要是……那么……
91、
92、6、條件
93、
94、只要……就……
95、
96、只有……才……
97、
98、無論……都……
99、
100、不管……也……
101、
102、7、因果
103、
104、因為……所以……
105、
106、由于……因此……
107、
108、既然……那么……
109、
110、答題技巧
111、
112、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113、
114、對于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于第一段的問題,從結(jié)構(gòu)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lǐng)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nèi)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后面某某內(nèi)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jié)構(gòu)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jié)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并與題目相照應(yīng)。
115、
116、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17、
118、這需要根據(jù)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nèi)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119、
120、3、概括文章主旨。
121、
122、對于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后可以用這樣的關(guān)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123、
124、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125、
126、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哪種表達方式。
127、
128、表達方式包括: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129、
130、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
131、
132、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133、
134、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dāng)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nèi)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135、
136、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137、
138、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對偶、反復(fù)、設(shè)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夸張、排比。
139、
140、比喻的作用有三
141、
142、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
143、
144、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于接受;
145、
146、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
147、
148、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xiàn)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xiàn)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tài)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
149、
150、夸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tài)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和特征。
151、
152、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jié)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153、
154、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guān)鍵詞:“襯托了記述對象的品質(zhì),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
155、
156、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jié)合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來回答。
157、
158、6、文中某句話有什么含義?或告訴我們什么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
159、
160、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xiàn)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這需要我們的同學(xué)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多看并記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準(zhǔn)確地表達出來。
161、
162、7、比較閱讀理解。
163、
164、有時考試會把課內(nèi)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nèi)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于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nèi)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diào)等方面進行比較。
165、
166、以上是有關(guān)記敘文的常規(guī)問題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167、
168、8、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169、
170、對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
171、
172、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
173、
174、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
175、
176、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fù)雜的事物說清楚。
177、
178、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nèi)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
179、
180、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181、
182、列數(shù)據(jù)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于讀者理解相關(guān)內(nèi)容。
183、
184、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
185、
186、在回答有關(guān)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準(zhǔn)確性,語言風(fēng)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今天文章就到此結(jié)束了,希望本文的內(nèi)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