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考試科目理論上有12種組合,下面是詳細信息,來看一下詳細信息吧!
選擇性考試科目理論上有12種組合,具體組合如下:
1.不要只看哪科分高,有些科目難點浮現(xiàn)在選科后
一些學生在選科時,會根據(jù)自己初中時學習各學科的印象來推斷是否適合某個學科的學習,這樣選擇容易忽視初高中學科知識的區(qū)別。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選哪科,有些學科的難點會浮現(xiàn)在選科之后。比如地理,可能難度會越來越大?!?/p>
2.不建議選文理矛盾學科,不因臨時成績回避難點
在3+1+2的12種組合中,有極少數(shù)學生選擇史化生這樣的組合。對于這種“文理兼顧”的組合,要謹慎選擇,“不推舉這樣思維方式相互矛盾的學科組合,‘3+1+2’的選擇方式,實際上也是區(qū)分文理的”。這樣選很可能沒有專業(yè)可以報。
3.不要三心二意選擇,確定后盡量不更改學科
還有學生選科時,根據(jù)其他同學或者自己對任課教師的評判進行選擇,這種情況也應該盡量幸免。選科還是要看學科興趣和客觀情況,要最大限度排除人為因素。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3+1+2新高考選科都有哪些組合 可以選什么組合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