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語文作文可能會考什么題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魑念A測題目及范文,供大家查閱。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作文。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長沙湘雅醫(yī)院去世,享年91歲。在獲得“共和國勛章”的10天前,袁隆平迎來了自己的90歲生日。他笑稱,自己已經(jīng)從“80后”升級為“90后”,未來要健康快樂超百歲,就像超級稻攻關一樣,不斷超越新目標。向來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多年來,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通過形態(tài)改良和雜種優(yōu)勢利用相結合的技術路線,成功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不斷刷新畝產產量。目前,超級稻計劃的五期目標已經(jīng)全部完成,分別是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據(jù)統(tǒng)計,從1976年到2018年,雜交水稻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約85億畝,增產稻谷8.5億噸。每年因種植雜交水稻而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yǎng)活約8000萬人口。
閱讀以上材料后,你有怎樣的感悟,請據(jù)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內容,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征鮮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作文預測精選范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备袆又袊C獎詞為人們勾勒出這樣一幅至美圖卷——一位樸素老者于稻浪陣陣中細品稻香縷縷。這位老者便是畢生致力于雜交水稻事業(yè)的袁隆平院士。他以一生實干追逐掃除饑餓的夢想,以不懈奮斗的精神浸潤青年的心靈,為華夏崛起捧出一片丹心。
經(jīng)年堅持躬耕,以信念點亮一生兩夢。早些時日袁老在演講中吐露他一生追逐的兩個夢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普及全球夢。“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名鄉(xiāng)村教師時,已經(jīng)具有*世界的膽識。”彼時的袁隆平目睹祖國被貧困饑饉纏住騰飛的腳步,人民在歉年無收中饑腸轆轆,他暗下決心,要獻出自己的一生探究豐收的秘訣,只求祖國能握牢自己的飯碗,人民能夠于稻花香里笑說閑談。在“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舉行之前,袁老已主持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超級稻工程,每公頃水稻產量達10.5噸,且已有品種作為商用。時年74歲的袁隆平院士并未自滿止步于此,接下來的十幾年,他仍為這一生兩夢的實現(xiàn)而躬耕于田壟間,不畏風吹雨淋,亦不懼驕陽霜雪。
雜交水稻在田野中健壯抽穗吐芽,預報著豐收的歡躍;超級稻、海水稻正在為掃除全球饑荒作出巨大貢獻。袁老的一生兩夢在幾十年的堅持躬耕中逐漸被點亮,那光亮照射著他這一生的付出與奮斗。
經(jīng)年堅持進取,以精神潤澤青年靈魂。很多同學在幼時便聽老師說過袁隆平爺爺為雜交水稻事業(yè)奉獻的故事,曾經(jīng)是教科書中的人物,如今依舊在田間地頭上查看水稻長勢。一個又一個階段的水稻研究工程被提出,一個又一個項目被完成,畝產攀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超級水稻走出國門,走向一個又一個國家,袁老因此成為青年一代口中的“魔稻祖師”。我們興許讀不懂那么多工程突破的理論知識,但我們清晰地了解到,我們這一輩與七八十年代父輩在對食物需求上的巨大差距,這得益于袁老六十年如一日攻克饑餓難關的奉獻。前段時間袁老出席湖南農業(yè)大學開學典禮時,引來在校學生團團包圍,拍照問好,足見袁老的精神已深深地影響了青年一代。在他的指引下,我們學會了不急不躁終至千里之理,我們知道了要拋卻浮名潛心鉆研熱愛事業(yè)。如今的我們更當揣凌云壯志埋首書冊待他日綻放光芒,如袁老般為全人類的幸福傾盡一生。
經(jīng)年堅持探究,以深情助力華夏騰飛。從秈型雜交水稻到超級稻,從淡水稻到海水稻,中國人的餐桌上少了稀粥糠飯多了精米白飯,頓頓飽腹不再是夢談。人民上足發(fā)條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牽絆中華民族進展的饑餓孱弱被斬斷,華夏騰飛的步伐越來越快且底氣十足。中華民族不僅牢牢握住了自己的飯碗,還將豐收的稻香傳遞至多個國家,為飽受饑餓摧殘的其他民族帶去了人道主義關心,為華夏和平崛起贏來了一片贊譽。這份大國擔當少不了袁老對這個世界的深情奉獻,是他風雨數(shù)十年的探究為華夏崛起填充了十足的動力燃料。
袁隆平數(shù)十年實干躬耕,點亮了他的兩個偉大夢想,也令我輩青年備受鼓勵,使我們立志為人民、為祖國、為全世界而奮斗,我們希翼將來自己能與袁老一般成為立國之材、建國之梁!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2021高考語文作文預測 作文押題及范文觀賞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