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都會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同學寫零分作文,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經(jīng)典高考零分作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1、《這個題目怎么寫》
晚深了,默地坐在書桌前,楞楞地盯著手機,心中滿是忐忑。離校前的那一天,同學李衙內(nèi)許諾會在今晚給我發(fā)一條短信,為了這短信,我將我的初吻潛規(guī)則了……
手機顫抖著,一道微光閃起,心中狂跳,急切地抓過手機,果然是李衙內(nèi)的短信!讀著短信,那一刻,悲從中來,不可斷絕,忍不住放聲慟哭。
“怎么了”、“怎么了”,一連串急切的關懷聲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擠進了我的小屋?!翱拥~~”,我把手機遞給爸爸,啜泣著說:“十年寒窗,我起得比雞早,睡得比鬼晚,干得比牛多,要我寫心里苦巴巴的,心里怨深深的,我都能寫,可偏偏要寫什么心里美滋滋的,這不是坑人嘛,我就是想編也編不出來啊……”
看著短信,爸爸笑了,“多好的題目啊”,“好什么啊,讓我怎么寫啊!”帶著哭腔,我爭辯著。摸了摸我的頭,爸爸說:“孩子啊,你真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蜜水里泡大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看看現(xiàn)在國外,到處是經(jīng)濟危機啊,希臘危機、西班牙危機、意大利危機,那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我們呢,國家經(jīng)濟進展,人民收入穩(wěn)定,爸爸的工資,十幾年都沒變過,想起這點,爸爸心里別提有多么美滋滋的呢!”
媽媽也笑著說,“是啊,孩子,你整天那么題山題海地寫作業(yè),對社會的美好太不了解了。其實,那幾年看著你長大,媽媽一方面為你高興,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要人近中年了,心里很是不自在的。最近有關部門說,要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5-68歲,媽媽那個高興啊,感覺自己一下又變成小青年了,想到60歲時還能被稱為中青年,媽媽夢里都笑出聲啊,心里美滋滋的?!?/p>
爺爺咳著說,“小丫頭,我還以為什么事呢,這個題目多少貼近生活啊,怎么說不好寫呢。就說爺爺吧,退休那么多年了,看著國家經(jīng)濟進展,感覺自己年老多病的,除了每天晨練時用爺爺?shù)睦戏螏椭鴥艋┛諝?,就不能為國家建設再貢獻什么力量,心里著急啊!這下好了,有關部門說要征收房產(chǎn)稅了,爺爺又可以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為國家爭當世界第一大經(jīng)濟體的雄偉目標貢獻更多稅收,感覺自豪啊,心里美滋滋的。”
奶奶用紙巾幫我擦去淚珠,摟著我說,“這孩子,讀書有什么苦的呢!奶奶小時候家里窮,不能讀書,可艷羨那些有書讀的娃呢。現(xiàn)在奶奶每天在家里給你們準備一日三餐,也學了不少知識呢,像什么黃曲霉素豆奶、鹽酸克倫特羅豬肉、苯鉀酰饅頭、二惡英雞蛋、三聚氰氨牛奶、硫磷大蒜、藍礬黃瓜、甲醛白菜、汞蘑菇、福爾馬林牛百葉、二氧化硫金針菇、溴酸鉀小饅頭、次硫酸氫鈉甲醛粉條、蘇丹紅咸鴨蛋、孔雀綠茶葉,還有好多好多呢!奶奶看那個《舌尖上的中國》,里面好多吃的喲,肯定一定還有很多奶奶不知道的化學知識,奶奶準備吃到老學到老,想到老了老了,還能當個化學家,奶奶心里別提有多美滋滋的呢?!?/p>
聽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勸導,我心情也大好起來,便對他們說:“我知道怎么寫了,你們也早點關燈歇息吧。有關部門為了幫助我們重視環(huán)保,正準備出臺電價新政呢,我們也要自覺參加到環(huán)?;顒又腥グ !?/p>
黑暗中,想到自己不僅可以在學校讀,還能到補習班讀,小學就能讀初中的書,初中可以讀高中的書,還有那些多競賽可以參加,真是幸福啊!我眼角掛著淚花,心里美滋滋地睡著了……
2、《我們這一代“人”》
世之獨生子女者,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千古一代也。
其年幼時,上有祖輩,旁無兄弟,獨生于一代,專寵于一身。坊巷之間,賽四驅(qū)車,食面集卡,街邊常聞爆米花;廳堂之上,觀白蛇傳,金庸論俠,歲歲重有西游記。
倏爾少年既至,方知高中不能高中,大學亦非大學,文憑無以文憑,畢業(yè)竟為失業(yè)。
千萬人爭,萬千人搶。謁樓市,則樓盤暴漲,投股市,則癌股動蕩,進實業(yè),則實業(yè)不振,入大廠,則大廠內(nèi)卷。輾轉(zhuǎn)數(shù)地,往來城鄉(xiāng),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勞碌半生,皆成夢幻。
當是時也,達者不復兼濟天下,卻責窮者獨善其身。
遂窮六親之錢囊,盡兩家之積余,負卅年之按揭,址于一方寸蝸居也。然家方成而業(yè)未立,雙親已老而子尚幼,五載之間,由獨生而放二胎,由二胎而開三胎。
一室之內(nèi),咫尺之間,大子怨懟聲,二子啼哭聲,幼子待哺聲,喋喋不休,更有世事瑣碎之聲不絕于耳。此之謂“所愛隔三孩,三孩皆可貧”。
時有大夢初醒,環(huán)顧而視,張目所見,恃己者甚眾,然己無一人可依。
蹉跎半生,終至暮年,然告老之年未至,養(yǎng)老之日尚早,上有四老多病,下有九孫年幼,中有三子勞心。顧上不成,顧下不成,顧己亦不成。
而遇大小事,上無爺奶,旁無兄弟,乾坤之間,僅獨生子女一人爾。
回首前二三十年,真如隔世。
觀之獨生子女者,成婚者,家業(yè)凋零;雞娃者,千金散盡;單身者,死里逃生;催婚者,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父慈母眷只一朝,一生辛勞誠此命。
3、《很無聊》
翻開卷子,先看了看今年的高考作文,看完后感覺三個字----很無聊。
驀地想起網(wǎng)上傳說的一道連環(huán)奧數(shù)題:
小明今年23歲,今天女朋友來了,可激動,于是到藥店買套套,他以每小時5千米的速度走路,家到藥店的距離是780米,問小明到藥店買了幾個套套?
小明買了套套后,順便買了個打氣筒,問:為何?
小明興沖沖回家后,看到女朋友美目顧盼,豐乳肥臀,在對著他微笑,眼神中充滿了關切和鼓舞還有一絲絲期盼,小明亟不可待,對著女朋友說:關鍵時候,你可別跟我泄氣了。
每次完事后,小明的腦海中都會留下陰影,問:陰影的面積是多少?
中國的教育導向,真他媽的像小明的感慨:人家的孩子粘人,我家的孩子粘手啊!
同樣是上課說到中日甲午戰(zhàn)爭,日本教師講后都是對學生布置作業(yè),問通過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歷史典故,未來我們會不會和中國開戰(zhàn),假如開戰(zhàn),我們勝利的幾率有多大?而反觀我們,問的要么是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歷史意思是什么?要么是講一講鄧世昌在黃海戰(zhàn)爭中的英勇事跡?
學生從獨木橋兩邊同時上橋,在橋中間時兩人相遇會有一個人下橋一個人通過,但在這個項目的預賽時,有一對同學在橋中間抱住轉(zhuǎn)身,雙雙通過,裁判認為這樣做有爭議。
就這點雞毛蒜皮事情就有爭議,假設一個人通過,一個人下橋,那個下橋的人掉下去的時候摔斷了腿,像桑蘭一樣高位截癱了,那是誰的責任?是自己的?學校的?還是當時制定規(guī)則的體育老師的?要是通過的那一對同學恰好是一對男女學生呢,要是經(jīng)過這次走獨木橋的運動項目后他們早戀了,是不是這次開運動會的責任呢?
就這點鳥事還上升到高考的高度?!吧窖蜻^獨木橋”,你人沒事了吃飽撐的,上去過干啥?
我知道出題人的本意,不外乎創(chuàng)新,規(guī)則。當婊子還想立牌坊,搞那么云山霧罩干啥,直來直去不也很好嗎?中國的磚家、叫獸早已變了味,成了不學無術,愚弄百姓的一幫既得利益的代言人。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興盛則國興盛,少年腦殘則國腦殘,少年肩扛祖國的未來,教育就應該起到導向作用,比如如何把我國建設的更美好,如何居安思危,認識當前我國之現(xiàn)狀,而不再是類似教育70后的課文: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遲早要敲響資本主義的喪鐘。
中國有*官百萬,你卻跟我講愛國;街上擺個攤賣個西瓜,你城管把我的攤位掀翻了,還在跟我振振有詞說文明執(zhí)法;家里的房子被強拆了,你還跟我講規(guī)則;吃的是地溝油,你就教我如何辨識地溝油;轉(zhuǎn)基因食品到底有害還是沒害,沒有定論,但超市里卻充滿了轉(zhuǎn)基因大豆油;轉(zhuǎn)基因土豆,轉(zhuǎn)基因玉米,據(jù)說還要有引進轉(zhuǎn)基因大米呢;
有人曾預言,說中國人將來的一二十年每五個人就有三個人是癌癥。是啊,喝著被污染的地下水,吃著地溝油,品著轉(zhuǎn)基因食品,以及加了各種添加劑的零食,呼吸著陰霾的空氣,哪能不得病啊,癌癥正向年輕人靠近!出題老師,你可要注意點,專供飲用水也不一定安全!
也有人曾預言,過若干年后,中國將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是啊,我們浪費著幾代人的資源,出口上萬億條襯衫,換來的是數(shù)萬億的美國國債,中美發(fā)生大的摩擦,這些債券將一文不值;我們將生產(chǎn)紙張的污水通過高壓水泵注入到地下水里,做著斷子絕孫的事情;我們將我們的財富濃縮到了三峽工程蓄的水里,將我們的財富貶值到南水北調(diào)的工程里,將我們的財富變成一條條很少汽車奔跑的高速公路上,將我們的財富變成一座座“白宮”屹立在東方的縣政府衙門里。
中國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建設僅僅是隔著一條下水道,當一場大雨過后,北京到處可以看海的時候,而青島,一條條一百年前德國人修筑的下水道正悄悄的起著排污防洪的作用!
其實,中國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教育也僅僅是隔著一道考試題。
當西方國家在培養(yǎng)學生鳥、樹、人、環(huán)境如何和諧相處的時候,我們卻在為這樣的題目而爭論不休:樹上七只鳥,一槍打下六只鳥,問樹上還有幾只?如果有,是公的還是母的?
這些題,和山羊過獨木橋一樣,不是粘人,而是粘手!
很無聊!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經(jīng)典高考零分作文整理 搞笑零分作文精選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