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想寫一篇好的作文,好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年這樣一個特別的環(huán)境下,我們應該如何為中國作文做準備,得到好的素材呢?小編整理了高考作文社會熱點素材集錦,來看一下!
“大別山師魂”汪金權(quán)
汪金權(quán)22年前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放棄留城工作機會,主動來到湖北蘄春山區(qū)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在大山深處播灑希翼的種子。22年來,汪金權(quán)扎根山區(qū),堅守三尺講臺,傾心教書育人。雖然家境貧寒,他仍然從微薄的工資收入中,拿出10多萬元,無私資助20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yè)。這位山村教師,以無私鑄就了人間大愛,展示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偉大品行。
“尋人志愿者”沈浩
從安徽滁州一名一般 的下崗工人,到一名尋人志愿者,沈浩,這位42歲的中年男人,自2001年創(chuàng)辦“尋人啟事網(wǎng)站”以來,靠著一個人、一雙腿、一臺電腦,在互聯(lián)網(wǎng)與現(xiàn)實交錯的尋人旅途上,先后走過24個省,行程30萬公里,穿破50多雙鞋,幫助800多個家庭重獲團圓。如今,沈浩的尋人網(wǎng)站月訪問量最高達50萬人次,招募到一萬多位尋親志愿者,網(wǎng)友稱他為“中國尋人第一人”。“當天下無骨肉分離者的那一天,我的網(wǎng)站就可以關(guān)閉了?!边@不僅是沈浩的期待,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期待。
勤儉節(jié)約寫材料1蘇東坡:需要什么食物?
眾所周知,蘇東坡是個美食家。他發(fā)明了著名的“東坡肉”。
但是你不必為了喜歡美食而奢靡。東坡先生很好吃,但他吃得有克制。
他曾在一封給朋友的信中寫道:“什么是胃口的貧乏?每一次節(jié)儉也是珍惜幸福、延年益壽的一種方式。”胃口是無限的。惟獨懂得操縱,才干珍惜幸福,延年益壽
他因“五臺詩案”被貶到黃州時,生活十分艱苦。他費盡心機,仔細算了一筆賬:每個月的第一天,他拿出每月的生活費,分成30串,掛在屋梁上。每天早上,挑一根繩子用,如果還有剩下的,就把它放進一個大竹筒里款待客人。即使這樣節(jié)儉地生活,蘇軾仍然過著美好的生活。
正是因為習慣了簡樸的生活,蘇軾才干夠從容地面對人生的跌宕起伏,有著“一滴水一輩子”的豁達胸懷。
2范仲淹:你只能忍受貧窮,這樣才干幸免災難。
范仲淹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長大。他在應天學院讀書時,一位同學朋友看到他的伙食太差,便讓家人多帶一頓飯,準備送給范仲淹。
范仲淹一再婉拒:“我已經(jīng)習慣吃粥很多年了。如果我驀地吃了你送我的美味,我就不能再吃粥了。我該怎么做?”
范仲淹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從節(jié)儉到奢靡容易,從奢靡到節(jié)儉難。”
兒子范春仁結(jié)婚時,范仲淹已經(jīng)身居高位,相當富裕。然而,當他聽說兒子想用錦緞和絲綢裝飾他的婚房時,他立即打電話給他教訓他
“我家純潔節(jié)儉,安能用羅綺簾毀了我的家法。如果窗簾帶進我家,我會在法庭上燒掉的。”
他的節(jié)儉家風可見一斑。
當范仲淹回首晚年的生活時,他曾留下一句話:“我一生經(jīng)歷了許多煩惱,但我只能忍受貧窮,所以我可以幸免不幸?!边@句話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2022高考作文社會熱點素材集錦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