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滕王閣序,意思是落日映射下的彩霞與孤獨的野鴨一齊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連成一片,渾然一色。
作者簡介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王勃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
滕王閣序賞析寫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點描繪滕王閣宏偉壯麗的景象。狀寫宴會高雅而宏大的氣魄,抒發(fā)自己的感慨情懷。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歷史沿革后。便由閣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huán)境寫起?!敖笕鴰搴?,控蠻荊而引甌越”、“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就坐落在這片吞吐萬象的江南大地上。接著,作者的筆由遠及近,由外景轉而描繪內景。
名句賞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兩句是寫景名句,素稱千古絕唱,運用對偶、白描、動靜結合等藝術手法。這兩句運用對偶,在句式上不僅上下句相對,而且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如“落霞”與“孤鶩”,“秋水”對“長天”,?不僅結構上是偏正結構,對仗嚴整,而且音律上也是平仄相對,抑揚頓挫,富于樂感,給人美感,這是王勃駢文的最大特點。白描手法的運用,作者從空間、色彩、動態(tài)、靜態(tài)等多角度進行描寫。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視角轉換,視野開闊,相映增輝;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整個畫面完美和諧;既有動態(tài)的落霞與孤鶩,著重于目隨景而動,突出景物神態(tài),又有靜態(tài)的秋水與天空,著重于心因景而靜,突出景物色彩,動靜結合,以動襯靜。這里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意境廣闊深遠,色彩明亮絢麗而又上下渾成的鮮活的自然圖景。?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文言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哪篇文章的相關內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文言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哪篇文章內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