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著博學(xué)者的求索積存;誠信是成功,隨著奮進(jìn)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于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即將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于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經(jīng)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后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jìn)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jìn)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bǔ)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崩钌掣形?,才知道經(jīng)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分析: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chǎn),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于企業(yè)、商家而言,經(jīng)營人心是事業(yè)健康、持續(xù)進(jìn)展的'關(guān)鍵。此事亦可看出鄭板橋的智慧與幽默。
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dāng)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yīng)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dāng)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后,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并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后院,將畫燒毀。事后,對兒子說:“今后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畫家、藝術(shù)家都是些感情真摯而豐富的人。他的不虛偽造作,講誠信,從不食言,真可謂畫品如人品。
曾子殺豬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妻子走后,曾子磨刀燒水,把家里的豬綁起來準(zhǔn)備殺。妻子趕集回來后,看見曾子真要?dú)⒇i,連忙上前阻撓:“我只是哄哄孩子而已?!痹诱f:“一旦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了。”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yǎng)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季布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yù)非常高,許多人都很信任和敬佩他,情愿同他交朋友。當(dāng)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边@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jié)果他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驚險來保護(hù)他,使他免遭禍殃。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bǔ)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關(guān)于誠信的名人事例短篇100字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