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嚇唬人。出自《戰(zhàn)國策·楚策一》。
《狐假虎威》原文及翻譯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譯文:
老虎追尋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一只狐貍。狐貍說:“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來做各種野獸的首領,現(xiàn)在你吃掉我,是違背上帝的命令。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行走,你尾隨在我后面,觀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貍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膽怯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膽怯狐貍。
注釋假:假借,憑借。
求 :尋求,追尋。
子:你。無:不。
長:同“掌”,掌管。
然:對的,正確的。遂:前進,前往。
遂:于是。
走:逃跑。
畏:膽怯。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譯及注釋的相關內(nèi)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內(nèi)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