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很多人在生活里最愛的事件之一,歡迎走進本網(wǎng)站,今日小編講給大家?guī)黹T神是哪兩位的相關消息,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探究竟吧!
01在道教神仙體系中,最早的門神是傳說中能捉鬼的神荼、郁壘。另外,古代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也曾經(jīng)是門神,還被記載在史書中。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瓊(字叔寶)和尉遲恭(字敬德)所取代,這兩位門神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將,也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武將門神。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每個家庭中司門守衛(wèi)之神,人們將其神像貼于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wèi)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按照傳統(tǒng)習俗,每到春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貼對聯(lián)和門神,以祈福來年家庭和睦、事業(yè)亨達。
在歷史上,門神一直都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例如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形象。因此,門神的形象也是怒目圓睜,相貌威猛,手里拿著各種兵器,仿佛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一般。
在道教神仙體系中,最早的門神是傳說中能捉鬼的神荼、郁壘。
相傳在上古時,有神荼、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東海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
后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
除了神荼、郁壘外,古代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也曾經(jīng)是門神,還被記載在史書中,在班固《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
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瓊(字叔寶)和尉遲恭(字敬德)所取代,這兩位門神可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將,也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武將門神。
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zhèn)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果然夜里也同樣安寧,從此,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按照傳統(tǒng)習俗,每到春節(jié)前夕,善信便會到宮觀恭請新年之門神,祈福來年,并在除夕上午擇吉時張貼于大門上(朝外一側),以保來年門戶清凈,家宅平安,護佑和守衛(wèi)善信度過吉祥福瑞的一年。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意識形態(tài)的變化,盡管人們仍延續(xù)著“貼門神”的習俗,但與古時相比,其意義更進一步,除了貼門神的傳統(tǒng)含義外,更表達的是一種對平安、和諧社會的向往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