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很多人在生活里最愛的事件之一,歡迎走進本網(wǎng)站,今日小編講給大家?guī)沓烧Z司馬稱好是形容人什么的相關消息,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探究竟吧!
01老好人,是非不分
成語“司馬稱好”出自五代李瀚《蒙求》詩中的徐子光集注。漢朝時期,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比喻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司馬稱好比喻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漢朝時期,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一個同鄉(xiāng)來問他安否,他回答好。有一個說自己的兒子死了,他也說大好。妻子罵他缺德,別人死了兒子為什么還要說好,司馬徽說:“你的話也太好了。”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河南禹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隱士,與漢末名士宋忠齊名。 司馬徽博學多識,知人論世,受人敬重。他曾客居荊州襄陽,時逢荊州牧劉表為設學校廣求天下名士,劉表拜見司馬徽時,司馬徽認為劉表心胸狹隘,遂緘默不語,終不得劉表賞識。公元208年,司馬徽被曹操所得,但司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
司馬徽從不說別人的短處,與人說話時,從來不問別人的好惡,都說好話。鄉(xiāng)中曾有人向他問好,他回答說:“好”。有一次,有人告訴司馬徽自己兒子的死訊,司馬徽便回答說:“很好”。司馬徽的妻子知道后便責備他:“人們認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訴您。您為什么忽然聽說他人的兒子死了,而對他人說好呢!”司馬徽回答說:“您的話也很好。”
因此在明代時,司馬徽被人們稱為“好好先生”,成語“好好先生”由來于此。后世將“好好先生”一詞多用于指代不堅持原則的人與對誰也不敢或不愿得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