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很多人在生活里最愛的事件之一,歡迎走進本網(wǎng)站,今日小編講給大家?guī)砉糯鸱Q對方的妻子叫什么的相關(guān)消息,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探究竟吧!
令正
古代尊稱對方的妻子為令正,舊時以嫡妻為正室,因此用作稱對方嫡妻的敬詞。還有其它尊稱如令尊是對對方父親的尊稱;令愛是對對方女兒的尊稱。
尊稱,也叫敬稱,是對談話對方表示尊敬的稱呼。針對不同的對象,稱呼可有多種。稱呼帝王時,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萬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對一般人,則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閣下、長者、臺端、孺人、大人、兄臺”等等至于古代對對方的父親稱令尊、尊公、尊大人,對對方母親稱令堂、太君,對對方的妻子稱令正,對對方妻父稱泰山、冰翁,對對方兄弟稱昆仲、昆玉、令兄(弟),對對方的兒子稱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對對方的女兒稱千金、玉女、令愛等等,因多見于口語。
示例
1、“令”: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令郎、令愛:對別人兒女的敬稱。令閫/正:尊稱別人的妻子。令親:尊稱別人的親人。
2、“惠”:敬辭,用于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惠臨、惠顧:指對方到自己這里來?;荽妫赫垊e人保存自己的贈品。
3、“垂”:敬辭,用于別人對自己的行動。如:垂問、垂詢:指對方詢問自己。垂念:指別人想念自己。
4、“賜”:敬辭,指所受的禮物。如:賜教:別人指教自己。賜膳:別人用飯食招待自己。賜復(fù):請別人給自己回信。
5、“請”:敬辭,用于希望對方做什么事。如:請問:希望別人回答。請教:希望別人指教。
6、“高”:敬辭,稱別人的事物。如:高見:指別人的見解。高論;別人見解高明的言論。高足:尊稱別人的學(xué)生。高壽:用于問老人的年紀(jì)。高齡:用于稱老人的年齡。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
7、“華”:敬辭,稱跟對方有關(guān)的事物。如:華翰:稱別人的書信。華誕:別人的生日。華廈:別人的房屋
8、“賢”:稱呼對方,多用于平輩或晚輩。如:賢弟、賢侄等
9、“奉”敬辭,用于自己的行為涉及對方。如:奉送:贈送。奉還:歸還。奉勸:勸告。奉陪:陪同
表示尊稱所用的詞叫做敬辭。敬辭又可分為對對方的尊稱,對自己的謙稱以及一些其它稱謂:
一、按敬辭的詞性分三種情況:
1、是直接用表敬稱的代詞,一般是單音節(jié)詞,常用的有“汝、爾、子、而、公、君”等,這些均可譯作”您.
2、是用名詞來代替代詞稱呼對方,這種詞都是雙音節(jié)詞,這種稱呼又有三中形式:一般的尊稱用“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對方所在的處所或手下的人來代表對方,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閣下、執(zhí)事、左右”等;還有用官職身份尊稱對方的,如“大王、大夫、將軍、公子”等。這些名詞也都可譯為“您”,陛下是專稱君主皇帝,可不譯,官職身份的也可不譯。
3、是用形容詞來稱呼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人物行為,這種詞一般是雙音節(jié)詞,前一個為形容詞,后一個為與人物有關(guān)的名詞.常見的有:尊(尊駕)、賢(賢弟)、仁(仁兄)、貴(貴體)、高(高朋)、大(大禮)。
這些詞一般都不需要翻譯。這些敬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發(fā)生了變化,以上一二兩種情況基本不用了;而第三種普遍仍用,這些稱呼既很尊重對方,又有親切感,語言氣氛也很和諧。
二、謙稱
謙稱,表示謙虛的自稱。用來表示謙稱的詞叫做謙辭。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認(rèn)識和掌握。
一種是用某些名詞來代替代詞“我”。又可分以下四類:
1、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謙下。“蘇子與客泛舟赤壁之下。”
2、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稱,表示歉下。“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3、是婦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4、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德之人)、不轂(不善之人)、孤(孤獨之人)”表示謙下。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這些謙稱都可譯成”我”。
另一種是用某些詞語稱呼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人物。這種詞都是雙音節(jié)合成詞且前一個詞修飾后一個詞,從修飾詞的詞性來看,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用形容詞來修飾,以示謙下,常見的有:愚(愚兄)、敝(敝國)、賤(賤體)、?。ㄐ∨?、、微(微臣)、卑(卑職)。
二是用動詞來修飾,以行為來表示謙下,常見的有:竊(竊思)“竊”可譯為私下私自。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對上或晚輩對長輩陳述想法時用。
三是用名詞來修飾,以示謙下。在別人面前謙稱自己的兄長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嚴(yán)”都可用于稱自己的父親;“家母、家慈”稱自己的母親;“家兄”是稱自己的哥哥。在別人面前稱呼比自己年紀(jì)小或輩分低的親屬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輩。“家”、“舍”都可譯成“我的”。這些謙稱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有了較大的變化。第一種情況基本不用了,第二種情況還有部分仍在用。
三、其它稱謂
1、自稱是在別人面前對自己的稱呼。帝王自稱“寡人”,老人自稱“老朽”,年幼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小弟”,和尚自稱“貧道、貧僧”,一般人自稱“鄙人”。謙稱都屬于自稱。
2、他稱是稱呼別人。如稱陪伴新娘的女子為“伴娘”,稱貴族婦女為“仕女”,“夫人”在古代稱諸侯的妻子,后來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稱年老男子為“老丈”,稱年輕男子為“郎君”。尊稱都屬于他稱。
3、鄙稱是用輕蔑的口吻稱呼別人,如“豎子、小子、女流。”
4、專稱是某些約定俗成的稱謂。如稱砍柴的為“樵夫”,稱船夫為“舟子”,稱國家的杰出人物為“國士”。
5、代稱是借用別的稱謂代替本來的稱謂.如用“巾幗”代稱女子,用“梨園”代稱戲班,用“俳優(yōu)”代稱滑稽演員。代稱屬于修辭上的借代手法。
6、慣稱是用約定俗成的習(xí)慣稱謂稱呼某人。如“老莊”是指老子(李耳)和莊子(莊周)及其學(xué)說,“郊寒島瘦”是指孟郊和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