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很多人在生活里最愛的事件之一,歡迎走進本網站,今日小編講給大家?guī)頌槭裁瓷詈游镩L得特別大的相關消息,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探究竟吧!
01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完全弄清楚,有兩種說法。一是溫度,同類動物的個體大小,往往隨著溫度下降而增大,海水越深,溫度越低,所以個體也越大。二是食性,深海食物不夠豐富,只有個體大的動物才能夠一次大量進食、經受長時間的饑餓,而且能夠長距離轉移去尋找食物。
深海“水怪”的傳說,并不都是空穴來風。許多動物,生活在深海里的種類往往比淺水里的大得多,除了皇帶魚和巨型的章魚、魷魚之外,還有近4米長、將近20千克重的螃蟹,2.7米長、1.5米寬的魔鬼魚等。連深海的蟲子也大得驚人,蚯蚓之類的蠕蟲通常一二十厘米長,而深海熱液口的“管狀蠕蟲”長的可以達到兩三米;我們熟悉的潮蟲在地上只有1厘米大小,而深海類型的潮蟲居然有76厘米長、1.75千克重!
為什么深海動物特別大呢?這是個還沒有完全弄清楚的問題。一種說法是溫度。同類動物的個體大小,往往隨著溫度下降而增大,海水越深,溫度越低,所以個體也越大。但是這些深海“巨型”動物體積增大幾十倍,就很難用溫度差別來解釋了。另一種說法是食性。除了熱液、冷泉,深海海底動物的食物來源主要是從上層海洋掉到海底的生物骸體或者排泄物,這就是它們的“糧食”,如果一條鯨魚尸體掉下來,那就是天賜的美餐。不過這種機會不多,只有個體大的動物才能夠一次大量進食、經受長時間的饑餓,而且能夠長距離轉移去尋找食物。深海“巨型”動物,是不是就是對這種“食性”的適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