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從竹管里看豹,有時也能看見豹身上的一塊斑紋。后來常與“可見一斑”連用,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一部分猜測全貌。也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只能是片面的了解。
《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載庚申令:“議者或以軍吏雖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國之選……論者之言;一似管窺虎歟!”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管中窺豹典故王獻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末子,十分聰慧。長大后他也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與父親并稱“二王”。有一天,他父親的幾個學(xué)生在玩打牌。在一旁觀看的獻之居然能夠給他人出謀,說上幾句行內(nèi)話。哪知學(xué)生們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獻之看到他們這樣說自己,不禁大憤,說道:“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本退﹂_袖子走了(遂拂袖而去)。“管中窺豹”、“拂袖而去”二成語皆出于此。
成語辨析近義詞:坐井觀天,一隅之見
反義詞:洞若觀火,見微知著
成語示例1.他這是管中窺豹之見,不足為憑。
2.我的意見只是管中窺豹,可能缺乏整體性及客觀性。
3.匆匆路過巴黎,只到凱旋門繞了一下,對這藝術(shù)之都,只是管中窺豹而已。
4.這件事情非常復(fù)雜,單憑管中窺豹,如何能盡得其中真象?
5.雖然尚未目睹完整影片,但我們從預(yù)告片中,也能管中窺豹地略見全片的氣魄。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管中窺豹意思是什么和造句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管中窺豹意思是什么和造句內(nèi)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