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出自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望廬山瀑布》。
原文: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耀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此詩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
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zhèn)ゾ跋?,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藹勢,可謂字字珠璣。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氣魄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風清。
五言古詩講究興寄,直抒胸臆,質(zhì)樸真切,氣象渾成。詩人的感情起伏與詩的節(jié)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什么修辭手法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什么修辭手法內(nèi)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