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讀作“rì、guǐ”。意思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一般是在有刻度的盤的中央裝著一根與盤垂直的金屬棍兒。也叫日規(guī)。
日晷儀也稱日晷,是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jù)日影的位置,以指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shù),是我國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
日晷的制作方法1.從地圖查找所在地的緯度;
2.A4白紙對折;
3.用硬紙板剪至少3個直角三角形,銳角分別是緯度和緯度的余角;
4.把幾個直角三角形均勻分布垂直粘在白紙折縫內(nèi)(兩端中間保證各一個);
5.在A4白紙朝上一面中間偏下垂直插入直的竹簽(用2個直角三角板縱橫輔助);
6. 把竹簽用熱熔膠粘牢在中間的硬紙板上;
7.以外露竹簽根部為圓心,畫圓表盤,做24等分,最低點定義為12點,其余順時針標記,一個等分角對應(yīng)一小時;
8.在室外找陽光無遮擋的地方,用水平尺調(diào)平一個平板并固定;
9.正午12點時,把日晷固定在平板上,保證竹簽影子剛好在12點刻度上就完成了。
日晷造句1.所以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2.圭表、日晷、漏刻等計時儀器的發(fā)明和應(yīng)用,證明中華民族是個充滿智慧的民族。
3.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鐘表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4.日晷由錫青銅鑄造,其鑄造技術(shù)的關(guān)鍵是防止大平面的變形和保證良好的充型以獲得完整、清楚的表面。
5.日晷的近景,它走時非常精確。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日晷是什么意思怎么讀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日晷是什么意思怎么讀內(nèi)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