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線干預時間少于30分鐘,無論男女大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都大大增加了。但是,當涉及到干預對課堂表現(xiàn)的影響時,情況就變得更加復雜。
“我們的重點是確定'成長思維方式'的干預方式將如何以及是否會影響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和表現(xiàn),因此我們開發(fā)了一個實驗,使我們能夠探討這些問題,”第一篇論文作者Jeni Burnette說。這項工作以及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Burnette說:“我們從其他背景下的先前工作中知道,增長的思維定勢(即人類屬性具有可塑性的信念)會對自我調節(jié)和實現(xiàn)目標產(chǎn)生重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增長的思維方式是人們可以發(fā)展自己的計算機科學能力。換句話說,認為某些人在計算機科學方面有才華而其他人則沒有。這是相反的。”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與491名學生合作,在7所不同的大學開設了計算機科學入門課程。一組245名學生在課程中向他們展示了四個在線成長心態(tài)模塊,每個模塊著重于成長心態(tài)是什么,并強調任何人只要應用自己就可以學習計算機科學。為246個學生的對照組提供了四個在線模塊,這些模塊著重于學生的健康狀況,例如確保運動和充足的睡眠。每個模塊都相當簡短,四個成長心態(tài)模塊的總運行時間約為27分鐘。
在干預之前和查看所有四個模塊之后,對所有491名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評估了每個學生對計算機科學專業(yè)或工作的興趣。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接受成長思維方式干預的學生比接受對照組干預的學生對計算機科學更感興趣,即使在干預之前考慮了他們的興趣水平。而且,接受成長思維定勢干預的男女學生的興趣增長是相同的。
但是,僅干預一項似乎并沒有直接影響計算機科學課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雖然說沒有效果不是很準確。
Burnette說:“我們并沒有立即獲得干預效果。”“但是我們確實發(fā)現(xiàn),成長心態(tài)干預使學生在課程上賦予了更多價值,這意味著他們認為課程更為重要。而且,我們發(fā)現(xiàn)該價值與學生在課堂上的最終成績相關。因此,干預對績效的積極,間接影響。”
論文“增長的思維定勢干預可以提高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興趣,但不能提高學習成績”,該論文發(fā)表在《社會心理學與人格科學》雜志上。該論文由里士滿大學的Crystal Hoyt和Barry Lawson合著。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大學的V. Michelle Russell;斯坦福大學的Carol Dweck;和西北大學的Eli Finkel。
這項工作是在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下完成的,批準號為132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