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洛厄爾發(fā)現(xiàn)望遠鏡(LDT)收集的數(shù)據(jù)的天文學家僅幫助表征了地球的第二個最小月球,這是一個新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名稱為2020 CD3,簡稱CD3。LDT的觀測有助于闡明這個小物體的旋轉速度和軌道,后者的作用是證明CD3是自然物體,而不是某些人造的人造垃圾。
小型月球是暫時捕獲進入地球軌道的小型小行星。大約一年后,它們被拋回到行星際空間。14年前發(fā)現(xiàn)了第一個已知的迷你月,即2006 RH120。
CD3是由Kacper Wierzchos和Teddy Pruyne于2020年2月15日通過卡塔利娜天空調查發(fā)現(xiàn)的,該數(shù)據(jù)是在亞利桑那大學的月球和行星實驗室之外進行的。由于極少的月球稀少,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博士后研究員Grigori Fedorets領導了一項全球性工作,以迅速開展這項研究。來自七個國家14個學術機構的23位研究人員使用包括LDT在內的幾臺望遠鏡參加了研究。該團隊一直觀察到2020年5月中旬,并于今天在《天文雜志》上發(fā)表了他們的結果。
洛厄爾天文臺的天文學家Nick Moskovitz和前洛厄爾博士后研究員/現(xiàn)任阿雷西博天文臺科學家Maxime Devogele參加了這項工作,并由馬里蘭大學的Quanzhi Ye協(xié)助觀測了LDT。通過使用LDT上的大型整體成像器(LMI)測量CD3隨時間變化的亮度(即其光曲線),他們確定其旋轉速度約為3分鐘。費多雷特說:“旋轉速度可能是這項研究中最大的未解決問題。洛厄爾團隊表明,旋轉速度比預期的大。
Moskovitz和他的Lowell同事還使用LMI / LDT組合來精確測量CD3的位置以完善其軌道。該信息與CD3的物理特性(例如推斷的硅酸鹽組成)相結合,表明這無疑是自然的對象。這與最近發(fā)現(xiàn)的另一個物體2020 SO有所區(qū)別,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NASA的Surveyor 2航天器的上層階段。
該研究估計,CD3的直徑約為1-1.5米,大約相當于一輛小型汽車的大小,并且距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約為13,000公里(8,100英里)。觀察如此小的物體具有挑戰(zhàn)性,并且需要足夠大的望遠鏡才能看到它們。此外,它們的瞬態(tài)特性意味著觀察它們的時間窗口可以迅速關閉。進入洛威爾天文臺的旗艦望遠鏡4.3米LDT。它的大尺寸和現(xiàn)成的可用性使其針對此類研究進行了優(yōu)化。莫斯科維茨說:“這個物體的亮度不足以長時間研究。我們在后院裝有這架望遠鏡并且能夠快速響應,這一事實確實有所不同。”
對CD3的全球反應可能很好地充當了未來迷你月研究的模板,科學家們預計很快就會進行這種研究。費多雷特說:“隨著維拉C.魯賓天文臺的啟用,預計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將會大量發(fā)現(xiàn)月球。” 該設施現(xiàn)正在智利建造,配備8.4米長的望遠鏡,這將使天文學家能夠探測到更多的小型物體,例如小月球。
出于以下幾個原因,科學家有興趣了解更多有關這些尸體的信息。由于小月球靠近地球,因此可能成為機器人或人類探索的潛在目標。這種努力在科學上將有助于了解這些天體的起源以及它們與太陽系中其他小行星和彗星種群的關系。這些對象有朝一日也可能在商業(yè)上作為太空資源挖掘的目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