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由于許多人在家工作,因此藍色牛仔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歡迎。但是,大多數(shù)人不會想到洗衣服時掉下來的舒適牛仔褲和其他衣物的微小殘留物?,F(xiàn)在,在ACS的《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shù)快報》中報道的研究人員不僅在廢水中,而且還在湖泊和偏遠的北極海洋沉積物中檢測到了靛藍牛仔布微纖維。
在過去的100年中,牛仔藍牛仔褲的流行度大大提高,許多人幾乎每天都穿著這種衣服。研究表明,洗滌牛仔布和其他織物會向廢水中釋放微纖維(微小的細長顆粒)。盡管大多數(shù)超細纖維是由廢水處理廠去除的,但仍有一些仍可以通過廢水排放(也稱為廢水)進入環(huán)境。藍色牛仔褲牛仔布由天然棉纖維素纖維組成,并用靛藍染料和其他化學添加劑加工以提高性能和耐用性。Miriam Diamond,Samantha Athey及其同事想知道,藍色牛仔褲是否是水生環(huán)境中人為纖維素微纖維的主要來源。
研究人員使用顯微鏡和拉曼光譜的組合來識別和計數(shù)在加拿大收集的各種水樣中的靛藍牛仔布微纖維。在大湖,加拿大多倫多附近的郊區(qū)淺湖和加拿大北極群島的沉積物中,靛藍牛仔布分別占所有微纖維的23%,12%和20%。盡管五大湖沉積物中有大量的牛仔布超細纖維,但研究小組在一種叫做彩虹熔煉的魚的消化道中僅檢測到一條牛仔布超細纖維。根據(jù)廢水中發(fā)現(xiàn)的超細纖維含量,研究人員估計廢水處理廠在這項研究中,每天排放約10億只靛藍牛仔布超細纖維。在洗滌實驗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每條洗滌周期中,一條舊牛仔褲可以釋放約50,000條微纖維。
他們說,盡管研究團隊并不知道超細纖維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如果有的話),但是減少牛仔布超細纖維污染的實際方法是讓消費者減少洗牛仔褲的次數(shù)。此外,研究人員補充說,在北極的藍色牛仔褲中發(fā)現(xiàn)超細纖維是人類對環(huán)境影響的有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