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教授本·紐厄爾(Ben Newell)從事氣候變化心理學研究已有十年,他的工作重點是如何解決人們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會模糊其決策的先入為主的觀念。
紐厄爾教授說,去年夏天的火災季節(jié)“極為惡劣”,但他想知道,如果今年夏天的叢林大火不那么嚴重,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態(tài)度將會如何。
“去年夏天的煙霾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有人認為煙霾是新的規(guī)范。他們聳了聳肩說,'哦,今天煙熏了,我們已經(jīng)有幾個月了,不管怎么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接受現(xiàn)在的情況了,”他說。
“然而,大火確實引起了人們談論氣候變化以及我們應采取的應對措施,但不一定會在明年夏天發(fā)生大火那樣嚴重的情況,因此人們可能會認為,采取行動并沒有那么好。這一直是我在氣候變化交流和理解人們對氣候變化科學的心理反應方面研究的總體主題:人們與氣候變化之間的心理距離概念。”
紐厄爾教授在他的一項研究中將心理距離定義為“建構”:“心理距離是指物體從自身中移出的程度;例如,在時間,地理空間或社會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可能性距離。”他說。
“因此,如果人們認為氣候變化與他們的心理距離遙遠,則可以用更抽象的術語來解釋氣候變化,如果人們認為這種威脅不那么真實,有形或相關性很強,則可能會阻礙行動。例如,北極和南極洲的融化已經(jīng)多年來一直是個警鐘,但由于人口稀少,它并不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和中心,另一方面,令人鼓舞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與被認為相關的事件具有直接的經(jīng)驗應對氣候變化,例如極端天氣和干旱,可以縮短人們的心理距離。”
當顯然“罕見”的災難變得頻繁時
紐厄爾教授研究了有關模擬“稀有”自然災害的信息如何影響人們關于是否生活在高風險地區(qū)的決策。
在他的一項以微世界實驗為特色的研究中,參與者通過選擇居住在風險較高的地區(qū)中獲得了更多的積分-較安全的地區(qū)獲得的積分較少-但是,如果災難影響了他們的地區(qū),每個人都會失去積分。
參與者在一段時間內(nèi)收到有關災難發(fā)生的頻率,位置和累積的不同信息,并且可以選擇在每輪災難之后進行遷移。
紐厄爾教授說,可以在人們與氣候變化之間的心理距離的背景下看待災害模擬。
他說:“影響心理距離的因素(時間,確定性,社交距離和地理位置)可以使您脫穎而出,并鼓勵您以抽象的方式思考問題。”
“在我們研究的實驗世界中,如果災難發(fā)生了,并且人們被告知這是一次“每100年一次”的事件,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立即從該地區(qū)轉移到了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區(qū),或者他們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情況不會再發(fā)生一百年了;研究人們決策背后的原因不在該研究的范圍內(nèi),但是在最近的工作中,我們開始詢問如何傳達長期趨勢在嚴重的氣候事件中,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強了事件的積累以及相關風險的增加。”
紐厄爾教授說,這類研究對氣候變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他說:“如果我們收集有關氣候變化趨勢的所有歷史數(shù)據(jù),那么據(jù)說'罕見'災難將開始積累,變得更加頻繁并在時間上更緊密地發(fā)生在一起。”
“這就是我們需要傳達的信息,以幫助減少人們在自己與氣候變化之間可能感受到的心理距離。”
沒有傳達氣候變化風險的“神奇公式”
紐厄爾教授說,我們從自然災害中獲得的信息,例如夏天的叢林大火緊急情況,影響了人們在心理上對氣候變化的感受。
他說:“不同的人會回應不同的信息。有些人會回應向他們解釋科學,而另一些人卻不太關心科學,但他們知道這是有問題的。”
“另一方面,有些人只會聽取經(jīng)濟辯論,而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則全都是社會,道德和道義上的義務。因此,所有這些都在混雜之中,我們必須努力取得適當?shù)钠胶狻5也淮_定魔術的含義是什么,因為就所有這些事情而言,我認為沒有一種魔術方法可以用來傳達氣候變化風險。”
紐厄爾教授還承認,人們從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中不斷消費的信息可能會使人們心目中的自然災害“正?;?rdquo;,并促使他們忽略氣候變化的風險。
他說:“有很多文獻表明人們適應并默認了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許多相同類型的刺激,因此人們越來越有可能說,'哦,是的,是同一回事。'”說過。
“有時甚至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想,'我再也不能考慮這個東西了,因為它太難了,'但是我提醒我有必要繼續(xù)談論它,不斷重申這個信息。即使有一個“習慣化或脫離接觸的危險,不談論它的危險要嚴重得多。因此,不斷提醒人們這些事情現(xiàn)在正在發(fā)生,并且將繼續(xù)發(fā)生,這已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紐厄爾教授說,建議媒體減少或停止對自然災害進行報道,以防止這種事件在人們心中正?;清e誤的。
他說:“通常在使信息引人注目和引人入勝之間存在張力,但并沒有把它推得那么遠,以至于人們只是出于恐懼或脫離接觸而關閉。”
“對于叢林大火,恐懼絕對存在,但最困難的部分是,人們?nèi)缃衲X子里發(fā)生了什么事,大火已經(jīng)從頭條新聞中溜走了,特別是對于那些沒有直接影響大火的人?關于我們?nèi)绾伪3趾诵男畔⒌闹匾?,即發(fā)生這些事件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并且需要立即采取行動,并且始終處于中心地位,而不會被忽視。”
為什么仍然有美好的明天的希望
紐厄爾教授說,盡管氣候變化的風險越來越大,并且擔心在心理上與這個問題相距遙遠的人們可能會“離開”,但他仍然希望這種情況能夠為地球和子孫后代的利益改善。
他說:“你總是要有希望,因為如果沒有希望,你將如何繼續(xù)前進?我希望夏天的森林大火緊急情況是一個轉折點。”
“當我看到由學生主導的氣候變化罷工以及有足夠熱情去抗議,制造噪音并試圖讓政客問責的人數(shù)時,我是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最充滿希望的時刻。因此,有必要對氣候變化的風險有一個清晰的信息,有必要重復這些信息,并有必要明確說明人們可以采取的行動以及他們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在環(huán)境上。”
紐維爾教授的最新項目之一是共同領導新南威爾士州人類世界興盛大挑戰(zhàn),他在其中提出了人類世界的遠景。
“人類世”定義為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環(huán)境影響的時間段,被認為構成了獨特的地質時代。
紐厄爾教授說:“正如我在人類世的愿景中提出的那樣,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能夠'在環(huán)境中做正確的事'而不必考慮它。一種潛在的途徑是做出有利于環(huán)境的選擇。容易的選擇。如果習慣是需要最少的認知努力的行為,那么讓我們將精力從選擇中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