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氣候變化提高了森林的生產力,該研究綜合了過去25年間在哈佛森林長期生態(tài)研究站點(世界上研究最深入的森林之一)上收集的數十萬次碳觀測。
該研究今天發(fā)表在《生態(tài)學專論》上,該研究表明,哈佛森林中從大氣中捕獲碳的速率在1992年至2015年期間幾乎翻了一番??茖W家將儲存能力的增長大部分歸因于100歲的人的成長櫟樹,還大力從殖民時代的土地清理,強化木材采伐籃板,和1938年的颶風,以及最近通過增加溫度和較長生長季節(jié),由于氣候變化加強。由于區(qū)域降水量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樹木的生長也更快,而諸如臭氧,硫和氮等大氣污染物的減少使森林減少 強調。
波士頓大學生物學教授,該研究的共同作者阿德里安·芬茲說:“令人驚奇的是,在我們一生中,氣候和大氣化學的變化加快了森林從大氣中捕獲二氧化碳的速度。” 。
來自11個機構的二十名科學家聚集在一起進行分析的數據量是前所未有的,結果的一致性也是如此。眾所周知,在空氣,土壤,水和樹木中進行的碳測量難以協(xié)調,部分原因是過程進行的時間范圍不同。但是,當一起看時,幾乎是完整的碳預算(生態(tài)學的圣旨之一)出現了,記錄了碳在復雜,數十年的循環(huán)中流過森林的情況。
“我們的數據表明,樹木的生長是驅動該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儲存的引擎,”哈佛森林高級生態(tài)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奧黛麗·巴克·普洛特金(Audrey Barker Plotkin)說。“土壤含有大量的森林碳,大約占森林總碳的一半,但是在過去的25年中,這種存儲沒有太大變化。”
即使進入第二個世紀,樹木也沒有絲毫減慢其生長速度的跡象。但是科學家們指出,我們今天看到的可能不是森林的未來。Finzi說:“樹木年齡等其他森林發(fā)展過程完全有可能抑制或扭轉我們觀察到的模式。”
該研究揭示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造成的其他脆弱性種子,例如入侵昆蟲的傳播。
在哈佛森林,以鐵杉屬為主的森林以與硬木森林相似的速率積累碳,直到2000年代初鐵杉鐵杉adelgid(一種入侵性昆蟲)到達為止。2014年,隨著越來越多的樹木死亡,鐵杉林從儲存碳的碳“匯”轉變?yōu)樘?“源”,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多于捕獲的二氧化碳。
該研究小組還指出,極端風暴,郊區(qū)化以及最近放寬的聯邦空氣和水質標準的壓力可能會扭轉森林所取得的成就。
巴克·普洛特金(Barker Plotkin)說:“實時觀察我們心愛的鐵杉林的迅速衰退,這使人們對未來損失的威脅變得非常現實。”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森林正在提供的重要服務,并在未來保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