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震或其他自然災害發(fā)生時,政府救濟機構,保險公司和其他響應者齊心協力,計算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并評估對公共基礎設施和個人財產造成損害的程度和代價。
但是直到現在,這樣的災后評估程序都集中在財產損失的美元價值上,而沒有考慮到同樣重要但難以量化的東西。也就是說,某人或他們的家庭越窮,他們就越難以恢復和恢復以前的生活水平。
現在,斯坦福大學的土木工程師與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合作,設計出了第一個災難評估模型,該模型結合了眾所周知的財產損失估算值和一種計算兩個模糊的變量的方法,這些變量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整個社區(qū)的經濟影響:工業(yè)和工作的中斷,以及個人和家庭的社會成本。
盡管這種分析似乎很明顯,但是直到斯坦福大學的土木工程師與世界銀行經濟學家斯蒂芬·哈萊格特和布萊恩·沃爾什共同創(chuàng)建這種整體的損害評估模型之前,沒有人將實體損失與痛苦和痛苦后果放在一起。
假設的情況
在3月30日發(fā)表在《自然可持續(xù)性》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假設性的7.2級地震在舊金山附近的海沃德斷層上測試了他們的模型。研究合著者杰克·貝克(Jack Baker)說:“我們已經建立了一種財務模型,該模型以先前的財產損失程序為基礎,從而使我們能夠根據地震災民的社會經濟狀況來量化人們遭受的痛苦和苦難。”斯坦福大學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系。
盡管研究人員專門針對地震量身定制了方法,但他們希望颶風,龍卷風,洪水和其他災難的專家也將采用新的經濟和社會學措施,以便為決策者提供新的計劃災難的工具。
研究的第一作者,貝克的前研究生瑪麗亞·馬克維達(Maryia Markhvida)說,研究人員從傳統的財產損失評估模型入手,并在第二層分析的基礎上添加了量化的“幸福感”概念。來自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該模型計算不同社會經濟階層的人們的收入和消費水平,為幸福感分配一個數值,可以將其視為人們從災難中恢復后對日常生活的感覺。
研究人員將物理破壞工具與經濟和福祉評估相結合,以創(chuàng)建更全面的災難影響模型。例如,如果系統中的財產損失部分表明某棟建筑物很可能倒塌,則第二層分析將開始推斷這種結構性損害將如何影響人們的工作場所以及它將如何影響該地區(qū)的各種行業(yè)。會影響人們的收入和消費能力的方式,從而削弱他們的幸福感。
政策影響
用于分析的大部分收入,支出和支出數據都來自人口普查數據,這使研究人員能夠將其幸福感計算與居住在不同社區(qū)的人們的相對貧困或繁榮聯系起來。
當他們估算四個收入等級中每個人的相對福利損失時,他們發(fā)現最底層的人感覺到福利損失約占海灣地區(qū)平均年收入的60%最高收入者的收入接近25%(請參閱通過圖片下載獲得的圖表A)。
研究人員還比較了舊金山灣區(qū)10個城市的三種損失類型(請參見通過圖像下載獲得的圖表B)。這些計算考慮了每個城市的建筑存量的脆弱性(房屋,辦公室和其他建筑物的數量和類型),與假定的地震的接近程度以及其他因素,例如什么樣的儲蓄和保險人作為安全墊。該圖表顯示,即使財產損失大致相等,在收入較低的人群和家庭儲蓄較低的城市,幸福感損失也會更大。
Markhvida說:“當初失去的人少了一些,他們感到生活變得更加艱難,這是有道理的。”
研究人員預想,政策制定者將使用該模型預先考慮如何減輕地震的影響并隨后加快該地區(qū)的恢復速度。例如,他們可能會進行“假設分析”練習,以權衡諸如加強建筑法規(guī),提供激勵措施進行改造或獲得地震保險,或制定擴展或擴大失業(yè)救濟金的應急計劃等措施的相對收益。
貝克說:“這種模式可以幫助政府官員決定哪些政策可以帶來最大的收益,還可以看到它們如何不僅影響潛在的財產損失,還影響人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