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免费看国产欧美精品_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_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科學>

我們已經(jīng)大大低估了人類甲烷排放到大氣中的數(shù)量

格陵蘭島冰芯中困住的微小古代空氣氣泡表明,我們已經(jīng)嚴重高估了甲烷的自然循環(huán),同時大大低估了我們自己的可怕影響。

甲烷是一種“看不見的氣候威脅”-約比二氧化碳強30倍,它是一種潛在的溫室氣體-雖然這種大氣中的氣體是自然產(chǎn)生的,但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對甲烷的危害遠遠超過了我們迄今為止的想象。

研究表明,在工業(yè)革命之前,當人類開始定期提取和燃燒化石燃料時,天然甲烷的排放量要比目前的估算值小一個數(shù)量級。

如今,這意味著我們自己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比懷疑的高出40%。

這組作者寫道:“我們的結果表明,人為甲烷排放量目前約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30%,幾乎占(全部)人為排放量的一半……”。

在過去的三個世紀中,甲烷的排放量猛增了約150%,但是由于這種大氣氣體也是自然產(chǎn)生的,因此很難確切地確定排放源。

為了弄清我們自己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影響范圍,因此有必要知道多少濕地和其他自然匯源產(chǎn)生的甲烷。

羅徹斯特大學的地球化學家Vasilii Petrenko說:“作為一個科學界,我們一直在努力確切地了解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甲烷量。”

“我們知道化石燃料的成分是我們最大的成分排放之一,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一直是有挑戰(zhàn)性的,因為在當今的大氣中,化石排放的天然成分和人為成分在同位素上看起來是相同的。”

但是,有一種稀有的放射性同位素,稱為碳14,它包含在生物甲烷中,而不在化石燃料甲烷中。

通過在格陵蘭島鉆取和收集冰芯,Petrenko和他的同事得以將這種同位素用作過去大約1750年至2013年大氣層的時間囊。

直到大約1870年,研究結果表明向大氣中排放的甲烷水平非常低,并且?guī)缀跛屑淄槎际亲匀簧?。只有在此日期之后,甲烷才急劇增加,這與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相吻合。

實際上,這意味著科學界每年都低估了人類的甲烷排放量,低至25%,高至40%。盡管這聽起來可能很嚴峻,但作者在這片烏云的邊緣看到了一線希望。

羅切斯特大學地球化學家本杰明·赫米爾(Benjamin Hmiel)說:“我不想對此抱有太大希望,因為我的數(shù)據(jù)確實具有積極意義:大多數(shù)甲烷排放是人為造成的,因此我們有更多的控制權。”

“如果我們能夠減少排放量,它將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

與二氧化碳相比,甲烷在大氣中的壽命很短,因此更嚴格的法規(guī)可能會對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產(chǎn)生巨大影響。

而且,至少在美國,在這方面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例如,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石油和天然氣的甲烷排放量比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報告的排放量高60%。

缺少的部分可能是我們目前低估甲烷排放量的部分原因。似乎我們在地面上報告的內(nèi)容與天空中發(fā)生的事情不匹配。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