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下一個大型航空項目將被稱為iBone嗎?
也許不是,但是庫比蒂諾(Cupertino)的人們正在探索其AirPod聽筒系列的新方法。
蘋果公司周二獲得了一項專利,該專利的設計將利用骨骼傳導來傳輸聲音,而不是將傳統(tǒng)的耳塞放置在耳朵中。
通過骨骼 傳導,用戶佩戴了一種將振動通過頭骨直接傳遞到耳蝸(即內耳結構)的裝置,然后將振動轉換為我們的大腦將其解釋為聲音的神經信號。該設備由包裹在頭部后面的綁帶固定。這樣可以使耳朵自由,當用戶需要最小程度地干擾周圍的環(huán)境聲音時,這很有用。
它允許在常規(guī)的耳塞無法正常工作的環(huán)境中(例如在水下)使用耳塞功能。例如,對于慢跑者來說,它更方便,他們應該使用牢固放置的骨導裝置來獲得更多的穩(wěn)定性,而不是那些不太穩(wěn)定的耳塞,后者在跑步時容易掉下來。
當前市場上有一些基于骨傳導的耳塞,例如AfterShokz Aeropex和Pyle PSWBT550。
一些評論家說,骨傳導聽筒的音質不如標準聽筒。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骨骼傳導對高頻聲音的處理不善。該技術最適合4,000 Hz及以下水平的聲音,而傳統(tǒng)的空氣感應傳輸(稱為感應空氣)可以更好地處理4,000 Hz至20,000 Hz的聲音。
蘋果公司的專利名為“使用音頻壓縮器的多路徑音頻刺激”,它依靠兩種傳輸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最終可能成為AirPod 3的一個組成部分將使用骨傳導換能器傳輸低頻和中頻聲音,而高頻聲音將通過使用空氣傳導換能器的傳統(tǒng)耳塞方法來處理。
實際上,Apple之前已經研究了聲音傳輸這一領域。他們依靠加速度計來檢測振動,從而獲得了消除骨傳導裝置噪音的專利。蘋果目前的AirPods系列產品具有噪音消除功能,但沒有骨骼傳導功能。
它可能還沒有這個名字,但是骨傳導的原理至少可以追溯到200年前。偉大的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通過將一根桿的一端固定在鋼琴上,將另一端固定在他的牙齒之間,從而可以“聽到”他的作品,從而彌補了他后來的聽力損失。今天,音樂家在調鋼琴時通常使用這種方法。調音器用兩只手來調音,它們的齒間抓住音叉,有助于延長聲音,同時使它們與精確的音高相匹配。
有趣的是,早在2013年,一款保健產品就依靠骨骼傳導來幫助鼓勵孩子刷牙。Arm and Hammer Tooth Tunes推出了“用嘴里的音樂”廣告系列,其中包括牙刷,該牙刷播放了非常受歡迎的男孩樂隊One Dimension的兩分鐘片段。牙刷產生的振動通過牙刷的刷毛流到小伙子們的嘴里。
Arm和Hammer的口號是宣傳這些設備,“就像他們嘴里的私人單向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