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與NUI戈爾韋大學和柏林工業(yè)大學合作,確定了通過海水電解生產氫的關鍵技術和科學挑戰(zhàn)。
在發(fā)表于《自然能源》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評估了阻礙電解技術發(fā)展的各種問題,這些電解技術能夠使用海水等低級水而不是超純水進行直接水電解。
使用鹽水電解產生氫為實現(xiàn)能源可持續(xù)性提供了一條有吸引力的途徑。氫氣是一種清潔且可儲存的燃料,為其他用途之間的運輸提供了可行的燃料選擇,并且對于沿海,農村和近海設施非常有利。
研究人員對鹽水電解領域的最新發(fā)展進行了回顧,并考察了電解槽設計的挑戰(zhàn)。
他們發(fā)現(xiàn),迫切需要能夠克服氯化學和海水中水氧化之間競爭的新型催化劑和電極材料。
近年來,盡管在實現(xiàn)該目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未實現(xiàn)長期穩(wěn)定性和選擇性。
他們還確定了對測試條件進行標準化的真正需要,以確??梢詫Πl(fā)現(xiàn)的那些材料進行有意義的比較。
利物浦大學斯蒂芬森大學可再生能源研究所的亞歷克斯·科萬教授說:“這篇論文是SEAFUEL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出了阻礙發(fā)展用于生產氫氣的海水電解的關鍵問題和關鍵障礙。
“迫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計劃,例如在利物浦,戈爾韋和柏林的實驗室中提供的研究計劃,以克服這些挑戰(zhàn)
“很明顯,對新的先進電極材料和催化劑的迫切需求,在利物浦,我們進行了令人振奮的研究來直接解決這一問題,該問題已開始提供耐氯的催化劑。”
利物浦和戈爾韋的這項研究由SEAFUEL(可再生燃料在本地交通中的可持續(xù)整合)項目資助,該項目旨在證明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產生的燃料為本地交通提供動力的可行性,而無凈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