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對IRAS 18379-1707(或LS 5112)進行了高分辨率的光譜觀察,這是銀河系中候選的漸近巨星分支(AGB后)星。觀測結果提供了有關該天體特性的更多細節(jié),表明它是金屬貧乏的高速恒星。11月28日在arXiv.org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詳細介紹了這些發(fā)現(xiàn)。
AGB后階段是低質量和中等質量恒星演化過程中鮮為人知的階段之一。當此類恒星從AGB演變?yōu)樾行菭钚窃?PNe)時,它是一個短暫但重要的階段。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階段,天文學家正在尋找新的AGB后恒星以對其進行詳細描述。
LS 5112最早是在1971年在《銀河南部》中的發(fā)光恒星目錄中描述的,后來又從1988年發(fā)布的可能行星狀星云目錄中用紅外源IRAS 18379-1707進行了識別。隨后的觀測結果將該源分類為熱點。 -AGB候選人。
迄今為止,僅進行了IRAS 18379-1707的低分辨率光學光譜研究,因此,對該物體的性質仍然知之甚少。為了改變這一點,俄羅斯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的納塔利婭·伊肯尼科娃(Natalia Ikonnikova)領導的一組天文學家利用MPG / ESO上的光纖饋電擴展范圍光譜儀(FEROS)對該源進行了高分辨率光譜觀察。智利拉西拉天文臺的2.2米望遠鏡。FEROS使他們能夠深入了解所研究對象的參數(shù)和化學成分。
“在本文中,我們報告了對高分辨率光譜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首次獲得了化學成分,并確定了目前精度最高的恒星的基本參數(shù),”天文學家寫在紙上。
研究發(fā)現(xiàn),IRAS 18379-1707具有有效溫度,日心徑向速度約為-124 km / s。恒星的核心質量估計約為0.58太陽質量,而其祖先的質量估計約為其三倍。據(jù)估計,該物體位于距地球約10,560英里,距我們銀河系中心約14,670光年的位置。
關于IRAS 18379–1707的化學成分,研究發(fā)現(xiàn)金屬與氫的總豐度比[M / H]約為-0.6,并且某些元素(如氧,碳和氮)相對于硫稍微過量。根據(jù)研究人員的說法,這表明由于AGB的第三次挖泥,氦氣燃燒的產(chǎn)物已經(jīng)浮出水面。
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了IRAS 18379-1707光譜中幾種元素的允許和禁止發(fā)射線,這表明恒星周圍存在低激發(fā)星云,并且正在進行AGB后質量損失。觀察結果還發(fā)現(xiàn),該對象在幾個晚上的范圍內(nèi)顯示出亮度變化,在V波段中最大幅度達到0.2 mag。
總結這些結果,論文的作者得出結論,IRAS 18379-1707是一顆質量較差,速度較高的熾熱,金屬貧乏的AGB后恒星。為了解釋觀測到的光度變異性,天文學家認為它與恒星風的變化有關。但是,他們并未排除造成這種可變性的其他原因,并建議對IRAS 18379-1707進行進一步觀察,以找到最合理的假設。